2)415.犹太人同志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米尔认为,德国革命会率先出现,因为德国的压力巨大,加上这场h1流感的出现,更是给德国带来了雪上加霜的负担压力。

  事实上就连玛利亚和约瑟夫都是如此认为。

  然而,率先爆发革命的,却是奥匈帝国内的匈牙利。

  一个特殊而又不一样的地区。

  虽然说奥匈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大熔炉国家,但其内部依旧由着两个主体,一个是奥地利,而其中一个就是匈牙利。

  以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的政合国,使得奥匈帝国的皇帝,能够成为奥地利帝国皇帝的同时,还能成为匈牙利国王。

  而着两个国家在立法、行政、司法、税收上都有着巨大的自主权。

  只有财政外交合军事,才由中央统一领导。

  因此奥匈帝国才会在管理上变得如此混乱。

  只不过这份混乱依旧可以在强有力的皇帝统治下,维持着微弱的平衡。

  而且相较于上任皇帝弗兰茨,此时的皇帝斐迪南手段更加强硬,几乎把所有与社会性质有关系的团体组织,都给死死地压制下去。

  加上现在的东线战场一直无战事,这就导致奥匈帝国并没有出现玛利亚上辈子时的场景。

  所以玛利亚认为,奥匈帝国在短时间内还会一直维持下去。

  最起码也要等斐迪南死去,才有机会冒头。

  事实上在萨拉热窝事件之后,玛利亚就以‘来自沙俄公主最真诚的问候’理由,探知到斐迪南的身体状况。

  恶劣,十分的恶劣。

  一颗弹片死死地卡在了他的脑袋里面。

  这种状况别说是现在了,在未来的二十一世纪也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

  因此玛利亚已经认定了,斐迪南会在一战打完之前死去。

  可万万没想到,他还活着,而且活到现在。

  所以玛利亚对奥匈帝国会爆发革命这件事,并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毕竟斐迪南就在这里,奥匈帝国也休养生息了很长一段时间。

  他们所应对的意大利,也仅仅是旗鼓相当。

  他们总不可能贸然进攻奥匈帝国,推翻斐迪南吧。

  其实对奥匈帝国发起军事进攻的建议,并非没有提过,但都被玛利亚个直接拒绝了。

  “如果贸然发起军事上的进攻,必然会被看做成入侵而非解放。”

  “更重要的是,奥匈帝国境内的人民会怎么看待我们?”

  “他们会认定,我们确实是来协助他们,解放他们的吗?”

  “不会,至少大部分人都不会这样去想。”

  这就是玛利亚的理由,她不赞同在没有任何革命爆发的情况下,发动任何一次军事上的进攻。

  俄国的名声太差了,即使现在是苏俄,却也不一定能获得他人的理解。

  但这一次不同了。

  匈牙利爆发了革命,而这场革命正是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独立革命运动。

  奥匈帝国不可能坐视不管,到那时候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