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1章 人言否?_直播之我在北极当守冰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次真的不可以这样了。”霍鱼往小鱼嘴里塞了一块生鱼片,“咱们是守冰人,是来保护这些动物的。”

  “嗷呜呜~(鱼也算动物?)”

  “鱼怎么不算动物,鱼这么好吃。”霍鱼又往自己嘴里塞了一片,含糊不清地说道。

  “嗷~(还要次)”

  小团伸出小爪子,拽了拽霍鱼的衣角。

  “好好好。”霍鱼又夹起一片生鱼片,少沾了一点芥末,宠溺地送到小团嘴边。

  做生鱼片也不是什么鱼都适合的。

  比较适合如此炮制的有鲤鱼、三文鱼、罗非鱼、墨鱼等等。

  霍鱼特意从这一大网海鱼中,选了五六条口味清淡、腥味较少的鱼。

  霍鱼带着两个毛孩子吃着全鱼宴,吃得不亦乐乎。

  而科考船已经驶入了无浮冰的海域,自动向083科考站的坐标航行着。

  科考船自动驾驶这一功能就很方便,如果全程靠霍鱼自己掌舵驾驶,铁人也受不了。

  一人一狼一熊吃了一顿生鱼片大餐,就把剩余从海里捞出来的鱼放进船仓库的冰冻区。

  都是纯天然的鱼类,虽然是被小鱼间接送走的,但也不能暴殄天物不是……

  霍鱼还特意往里填了一些新的碎冰,来保证鱼肉的新鲜。

  好生伺候着,下顿晚餐没它们不行。

  帮可怜的鱼儿们收好尸后,霍鱼带着两个小家伙来到甲板上,欣赏着无边的海景。

  北极的海是深蓝色的,如果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海水有些发黑。

  这种黑色的海水并不是自古就有,从前北极的海水也是蔚蓝色的。

  直到2020年,北极海冰的面积急速下降,成为当年有观测纪录以来的第二低值。

  守冰人立刻展开调查,发现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正是北冰洋内出现了霍鱼现在看到的这种‘黑色海水’。

  黑色海水分子结构较为复杂,它的温度很暖,可以传导热量,有快速融化海冰的作用。

  几乎是同时,守冰人在北极圈附近的斯瓦尔巴特群岛,采集了部分积雪样本。

  守冰人的科学家在其中发现大量塑料、橡胶和纤维微粒。

  根据详细而全面的检测后统计,样本中每升雪里就含有14400个塑料微粒。

  塑料微粒,又称微塑料。

  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

  这种物质难以用肉眼分辨,所以被科学家们形象地称为‘海中的’。

  它同样拥有持续的不可降解性,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载体之一。

  2022年,也就是今年,科学家首次在人类的血液中检测到了微塑料污染。

  在近80%的实验受试者样本中,都发现了这种微小颗粒。

  一个月后,科学家在活人肺部深处首次发现微塑料。

  如今,它已经跨过海洋蔓延到了北极。

  黑色海水能加速融化海冰,含污染物的海冰被融化后又进一步污染了海水。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