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3章 郑芝龙的担忧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朝时期,明朝是两京制,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的执政机构也没有撤销,仍然有六部,三司,其中兵部尚书是南京最大的文官。

  武将则是以魏国公一脉为主,不过南京六部可以看成明朝大臣的养老院,在京城犯了错被皇帝贬到南京为官,或者年老之后调去南京充当吉祥物。

  明朝末年,很多人觉得崇祯逃到南方也能和南宋一样,延续明朝的寿命,可惜的是崇祯选择在京城上吊自杀,没有南迁,也就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了。

  能不能继续坚持下去也是后人的一种猜想。

  魏国公府内。

  “范大人,你尽力就好,就算有地方没做好,皇上也能理解的,苏州和扬州的商税可都快收完了,虽然还不知道有多少钱,但肯定不会少,应天府的商税你收到了多少?可千万不能被苏州,扬州比下去了。”

  徐弘基看着范自力问道。

  “国公爷,”范自力叹了口气,“您也知道应天府是什么地方,这里虽然没有京城那么多勋贵大臣,可是太祖时封的勋贵在应天府都有大量产业,可以说应天府一大半产业都是那些人的。”

  “收商税也就是让他们交钱,他们个个都是世袭勋贵,我一个应天府兵部尚书,他们可不放在眼里。”

  “我派人去收商税,他们虽然不敢明着抗税,可是少交,漏交,做假账,那可是个个都有,我也不能逼的太紧。”

  “前段时间商税只收到四十多万两,后来苏州商人被皇帝杀了一些人,应天府商税又收到一些,现在总共收到七十多万两。”

  “我再派人去催收,那些人都不肯再交税了,还说上次已经给皇帝送了那么多钱,要把那份钱抵商税。”

  接着范自力两手一摊,“国公爷,我也想把扬州和苏州比下去,可是有心无力啊,我这小胳膊小腿拧不过那些候爷伯爷。”

  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把那些跟着打天下的兄弟封为世袭罔替的勋贵,虽然通过蓝玉案杀了一些勋贵,但是杀的都是一些顶级勋贵。

  一些死的早的开国功臣反而把爵位传了下来,应天府周围至少有四十多家候爵和伯爵的大家族。

  这些人把持权力,爵位代代相传,可以说应天府的人全部都是那些勋贵的仆人,家丁,佃户。

  “才七十多万两!”

  镇远候震惊的看着范自力,“应天府的商铺多如牛毛,十里秦淮河两岸繁华富庶,竟然只有这么点商税,明天皇上来了,我们怎么交代?”

  之前应天府的勋贵送了四百多万两给崇祯,崇祯是说过不追究他们以前的罪。

  但是这么少的商税不是打皇帝的脸吗?

  “徐大哥,诺大的应天府,大明朝的陪都商税只有这么点,怎么说的过去,到时候皇上发火,您肯定脱不了干系啊。”

  徐弘基也脸色铁青的看着范自力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