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2章 从玻璃厂到工业发展_大明之九千岁魏忠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模具,只要将玻璃水倒入进去,再经过一番烧制后,一个个透明的玻璃瓶就诞生了。

  “现在,这玻璃瓶的产量如何呢?”唐峰对身边的玻璃厂管事询问道。

  “回主人,新工坊落成后,全力赶工,每一天可以烧制五百个玻璃瓶。”那管事应道。

  这一天五百个玻璃瓶,一个月就是一万五千个,数量已经不能算少了。

  若是计算,每一瓶以玻璃瓶装酒,单价三十两白银来计算的话,这一个月的收益,便达到了四十多万两。

  要知道,这玻璃瓶的成本,单个也就不过五六两的样子,而那些白酒,更不值什么钱,光这玻璃装的酒,利润就达到了二十两。

  也许,在这上面,收入没有细纸来的疯狂,但这却是一个长久的买卖,一年近四百万两的利润,也已经相当可观了。

  “保持现在的产量就行了。”唐峰点了点头,缓声说道。

  在这玻璃制品上,发展空间还很大,前景也很好,但是,唐峰不打算再继续做投入。

  当然了,这不是他打算放弃玻璃制品,而是决定,将整个玻璃厂,整体搬迁到辽东去。

  身为一个后世之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工业和商业,给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带来的变化。

  辽东新开发,百废待兴,若是有这么几十个上百个不同的大工坊,那么,势必可以助益辽东发展。

  看看江浙两地,为什么能够成为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呢,不是因为它的农业有多发达,而是因为,那里有着最发达的工商业。

  唐峰要做的,便是让辽东,成为大明的工商业中枢。

  特别是大连,营口这些沿海城市。

  造船厂,火器工厂,机械制造工厂,玻璃厂,水泥厂,造纸厂等等工坊,都有着巨大的前景,也都可以带动辽东工商业的发展。

  当下的大明,有着世界上最好的工匠,但是,这个糟糕的国家,黑暗的官场,让这些优势,渐渐的丧失。

  唐峰现在想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优势整合起来,由他来主导工商业发展。

  在未来,一旦他的海军建立起来,那个时候,他就要控制整个海上贸易线路,将大明的各种货物,倾销到全球各地。

  就如同当下大明朝的瓷器,丝绸,茶,都是欧洲人的必须品,荷兰人和葡萄牙人,通过与南方士绅权贵的交易,获取到这些奢侈品,然后通过海船,运送回欧洲去,从中,获取到了海量的财富。

  而这种海上贸易中,欧洲人从全球各地掠夺来的金银,流入到大明。

  但是,这些从西方流入大明的金银,却没有进入到大明的国库里面,反而是被地方士绅们收入了囊中。..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