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1章 老骥伏枥_大唐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盘的希望,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止这位老人流下了欢欣的眼泪。

  武则天也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这些年以来,她一直被立谁为太子这个问题,困扰得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她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些厌烦了。

  再过不多久,她就将七十六岁,在如今这个时代,她已经算是极为高寿了。尽管她还没有退位让贤的打算,心底也难免生出了一丝厌倦。尤其是有了那位可人而又知心的小情人之后,她对于朝政,就越的倦怠了。权力不能放弃,繁琐的政务最好是推出去,这就是她现在的想法。

  立个太子,既可以帮着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公务,又能省下一桩心事,好一心一意地去和小情人快活,这真是何乐不为。

  退朝!武则天轻声道了一句,在群臣的万岁声中,步入了偏殿。

  一石惊起千层浪,没有过多久,这次的朝会,就变成了神都城街头巷尾议论的中心话题。就连那些一向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的贩夫走卒,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也是大为增强。一方面,大家严词斥责突厥人趁火打劫,没有道义,没有廉耻。另外一方面,大家又开始议论憧憬起李家的太子登基之后,大周将会走向何方。

  众所周知,李家的两位皇子皇嗣和庐陵王,如今都在女皇的威势之下,主动改姓,成为了武家的人。可是,只要不是一个级笨蛋,绝不会相信他们内心里真会情愿放弃自己威名赫赫的祖宗,而改去祭祀武家那小门小庭的那些不知名的祖先。那么,一旦他们登基,会不会把自己的姓氏改回来呢?再往深里想,他们会不会把国号改回来呢?会不会废弃武家的太庙呢?会不会把女皇的这些新政都一体废除呢?

  这些,一样都没有生,却都是完全可期的。这些,未必和这些风吹日晒讨生活的普通百姓有关,却是他们极为感兴趣的。

  而有些看起来应该对这些问题更加关切的,反而对这些事情显得漠不关心。比如说席宰相狄仁杰。

  一大早,狄仁杰就回绝了许多李党骨干大臣以及一些原先摇摆不定,如今却有意投靠的武党清流大臣的拜访,径直便装去了娄师德的府上。

  通传过后,狄仁杰在娄师德的客厅里,见到了这位和他年纪相仿,性格却大不一样的同僚。

  娄公啊,你这次怎地如此糊涂,竟然主动请缨,去北疆受苦?狄仁杰这次入相,乃是娄师德所荐,所以他把娄师德视作知己,也视作师长。对于娄师德前往北疆的选择,十分的不解。

  我为何去不得?娄师德捻须一笑,一如往常的气定神闲。

  娄公啊,若是在三四十年前,我相信你不但去得,而且是绝好的人选。可惜,岁月不饶人,咱们都老了,比不得那些年轻人

  娄师德敛去笑意,喟然道:你说的不错,我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