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7章郑军归顺_好男儿留什么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轩算盘打的很精,他之所以同意归顺朝廷,是因为他不是弑杀郑克臧的元凶首恶,即便马仲英问罪,也不会问到他身上,至于和施琅勾连之事,他刚才已经想清楚了,完全可以用这不过是和清军虚与委蛇的拖辞推脱过去。

  说投降就投降,为了能在马仲英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在散帐之后,刘国轩就令心腹何佑和坚持归顺朝廷的中军都督林亮调兵控制了承天府的城防,并令董腾调兵控制了城内的郑氏亲族和冯锡范,甚至连郑经所建的东宁王宫也没放过。

  迫于刘国轩的压力,郑克塽不得不同意奉诏行事,并令辅政公郑平安至福建和楚军方面商议明郑军上岸一事。

  闻得刘国轩调兵入城,郑克塽同意归顺楚军后,提督左军总制黄良骥嚎啕大哭,指着一众包围承天府的明郑军将官痛骂道:“如今东番危在旦夕,尔等不思报国,却从奸佞之言,威胁主上,黄某羞与尔等为伍,今东番既亡,某家亦无面目见故藩主于地下,唯有一死以报国姓恩遇。”说罢,竟爬上承天府东门,坠楼而亡。

  黄良骥的死,并没有令刘国轩动容,相反在郑克塽派出郑平安为使臣后,他也令弟弟刘国昌为谈判副使,随郑平安前往福建,并令他二人务必尽快和楚军达成款议,好早日回返大陆。

  这次刘国轩逼迫郑克塽和冯锡范等人归顺大明朝廷,他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因此在此之前,他已经数次和施琅联络,商议投降条件,现在只不过是把投降的对象由清变成了明,而且这投降名义上还不是投降,只是奉诏行事而已,这可比剃发易服,留着金钱鼠尾投降清廷体面多了。

  福建方面,杨延迪闻得明郑军同意奉监国号令后,心里也不免有些唏嘘,不过他还是遣人将东番同意归顺的消息以六百里加急的文书通报南都和广州方面,并要求监国行在和大都督府立即派员收编明郑军。

  对于郑军同意归顺之事,马仲英并没有感到意外,历史上,施琅攻破澎湖后,明郑军就是迫于清军的压力,接受了清廷的招抚,楚军开出的条件比清廷要优厚的多,他不相信岛上的明郑官员不动心。

  其实招抚明郑的楚军代表,马仲英早已拟定,正是留守广州的内阁次辅牛天宿,当然这招抚条件已经最优厚了,是不可更改的,双方的谈判其实也没有好谈的,只不过是协商了双方换防的时间,以及明郑军民的安置问题。

  因澎湖战败事,明郑军留守东番的兵马只剩万人左右,但是这些人却无一不是海战的好手,正所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残余的明郑军肯定是要编入水师的,东番的军民,则就地安置到福建和广东沿海一带,并由监国行在遣人至当地为东番百姓划分土地,调拨耕牛和种子事宜,至于那些精通造船和火器的工匠,那肯定是调至舶司和制造局。

  十月十六日,上上大吉,在将安置事宜都谈妥后,第三代延平王郑克塽亲自领东番文武百官,至澹水迎接楚军水师,并上缴延平王册封金册和大印。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