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83章招降纳叛_好男儿留什么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毫不惧,反而有些期待。

  为了尽快抢占富宁,打通入桂门户,马仲英亲率镇虏营和滅胡营为前锋,于六月十五日渡过阿舍河后抵达富宁门户宝月关。

  琼州军大举入境的消息很快在广南府传扬开来,去年被清军打散的伪周军残部闻得这次入境的明军主将乃是宝国公马宝第五子马仲英后,纷纷响应。

  仅仅十余日,就有躲藏在板郎山的高起隆、木王山的廖进忠等吴周残部下山归附。

  高起隆本是吴周大将高得节从弟,骁勇善战,夏国相在泸西战败后,吴周军大溃,高起隆慌不择路之下带着本部三百多亲兵窜进了板郎山,虽然马仲英打的是大明的旗号,但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心理,再加上有马宝这块金字招牌在,高起隆对投明没有任何异意。

  廖进忠是吴周长沙总兵,岳乐攻取长沙后,廖进忠投马宝处,在武岗和清军相持,吴周三年,清军大举入滇,考虑到广西空虚,马宝又遣廖进忠统领本部入援泸西,算是马宝的老部下了,在收到马仲英攻取泸西后,他便率军杀出了木王山,向琼州军输诚。

  有主动投降的,也有心怀狐疑之人,原吴周贵州总兵王永清便是其一。

  王永清出自汉军镶蓝旗,辽东铁岭人,伪清康熙八年,被授封为黔西镇总兵,康熙帝的用意其实是让这个镶蓝旗的奴才守住黔西,扼守要冲,提防吴三桂反复。

  熟料,王永清到了黔西,就被吴三桂策反,并积极参与了清廷所谓的三藩之乱,康熙二十年,昆明被围,夏国相入援失败,王永清拒不降清,反而带着本部六百镶蓝旗汉军窜进了距离广南府不远的莲花山,凭险拒守。

  在收到明军攻取泸西,并大举杀入广南的消息后,王永清的的确确是生出了投明的心思,可这个念头在他只是脑海一闪而过,他不是不愿投,而是不能投。

  大明永历三十一年,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兴朗朝廷曾组织过一次北伐,便是被王永清率军击败,吴三省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队伍,被打的落花流水,所以王永清对投明实在不抱太大的幻想。

  其妻张氏苦劝道:“今我军困守山林,粮草军械俱是短缺,不若下山归明,便是战死沙场,也好过饿死山林。”

  左右将佐也纷纷相劝,直言吴周和兴朗虽然份属敌国,但大家的目的却是一样,就是为了推翻伪清政权,如今吴周势穷,归附明军实际上也是为大家争取一个求生的机会,再说了就算那个兴朗的前军都督王国兴不肯接受咱们,但有宝国公儿子马仲英在,想来也不会为难咱们。

  王永清考虑再三,最终还是拔营下山,他也是没有办法,再不下山,军中就要断粮了。

  他赶到广南县后,恰巧遇上了明军后队,经巴思克解释,这才得知,琼州军统帅根本不是所谓的兴朗明廷前军都督王国兴,而是宝国公第五子马仲英。

  “巴兄弟,宝国公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为啥杜撰出这么大一个噱头,害的兄弟们担心受怕。”

  其实不光王永清担心,高起隆和廖进忠同样担心,毕竟当年吴三桂勒死永历天子之事,和大明朝结下了血海深仇。

  “你们懂什么,我家少主此次是自请入桂的,为了就是趁着清军主力围攻昆明之际,尽快重新建立一个根据地,咱们打兴朗明廷的旗号,为的就是把清军的目光吸引到澜沧,如今少主已至宝月关,你们久在滇南,地形熟悉,还不如立即率军南下,看看能不能助我家少主破了宝月关天险。”

  巴思克人老成精,早就把马仲英的心思摸透了,王永清、高起隆和廖进忠都是吴周旧部,大家都是自己人,为了稳固人心,索性就把马仲英的算计和盘托出。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