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章 交易_非诉女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关难过,这一点元黛年年都有体会,今年特别深,她在自己办公室坐了十几分钟,耳边好像都还回荡陈律师的话,“本来行市就不好,我们整体业务萎缩严重,行政开销还这么大,就拿元律做例子,她每个月公务报销至少四五万——一个合伙人四万,我们这么多合伙人,不合理的开销实在太多了,这归根到底还是损害全体合伙人的权益……”

  就拿元律做例子,怎么不拿别人?归根到底,元黛手里的业务今年一整年只是勉强维持,反而是陈律专精的破产方向,今年业务量大增,继续保持这个势头,再两三年就要超过元黛,陈律师想的是要么大家都别有特权,要么就是他也要有,反正他为律所创造了这么多营业额,他该得的。

  这种诉求没有合理不合理,只看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元黛以前手里的业务做不完可以分给别的组,她为了避税,少拿工资,把一些开支转嫁给公账,没人吭声,今年她的业务很少分润给别家,前阵子甚至出现客户来所里闹的荒唐笑话,她在律所的地位已开始动摇,更可虑的,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大规模并购、融资会越来越少,破产业务越来越多,陈律至少有三五年好日子可过。

  归根到底,非诉是锦上添花的奢侈消费——确实,诉讼律师是心内科医生,而非诉律师是牙医,牙医收入更高,但这个比喻同样也有另一面,那就是只有有钱人才会有一口光鲜亮丽的白牙。对跨国大公司来说,非诉业务是一种刚需,但对中小企业来说,蒸蒸日上的时候肯定注意法律风险,觉得花钱买服务是值得的,当活下来都成问题的时候,第一个砍掉的就是这种非必需型消费,合同不那么严谨又如何,自家法务搞搞,真出问题了再说。

  对华锦来说,跨国大企业的活他们很难抢,也就只有格兰德一个客户,还完全是因为私人关系拿到的单子,小企业的活也不找他们,毕竟他们收费相较小律所还是更高,小活看不上,以前都是和润信这样的中型企业合作,现在市场不好,大家都在削减开支,小企业不找律所,中型企业开始找小律所,或者试图讲价——华锦不降价的话就真的完全没有主动权了,他们只能主动降价,放低身段去接小案子,把小律所逼死,才能维持营业额不缩减。

  这也意味着更快的人员流动,以及更难维持的招聘门槛,更少的晋升名额,这就是经济大环境带来的影响,元黛留学时候不少同学现在都在投行,提起来都是叹气,他们大多都要主动降薪,出差的商旅标准也下降一个档次,元黛看年终报表的时候都没什么情绪波动,她早就有感觉了,最多是没想到形势居然比想得还要更严峻一点。

  唯一可堪告慰的大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