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3章 古旧民宅_当贤夫我是认真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鹅,水中的纹理和边上的花草,都非常细腻,栩栩如生。

  在工作室里,还有好几位职院的学生,他们正在对着手中的木板,认真地雕刻着,各种刻刀摆满了桌子。

  通过询问,秦雄得知这些孩子都只有十五、六岁,本身自己有所学的专业,参加木雕兴趣班,也是单纯因为喜欢。

  而且,他们正在通过暑假时间,认真练习,打算将来参加木雕工艺比赛。

  李松龄书记听了,当即说道:“你们这些孩子,真的是很幸福啊,将来毕业了,不仅有本职工作,还能有个人兴趣,而且,这种兴趣发展得好了,多少也算是一门不错的手艺。”

  “是啊,在学校练好了本领,毕业就能创业,荒年都饿不死手艺人,更何况是现在这样的好时代,跟随学习的又是全国知名的木雕传承人。”陈教授也颇为羡慕地说道。

  “这些孩子,也是比较能吃苦的,别的孩子都放假回家了,只有他们主动留在学校里,每天勤加练习,确实不容易。”职教学院的院长说道。

  “年轻的时候,吃苦是好事,技多不压身,将来路也更宽敞……”李松龄说道。

  参观完这些精妙的木雕作品,几个人简单合了个影,便继续前往下一个调研点。

  秦雄接上县志办的同志,路过一处占地面积非常宽广的建筑群,恢弘大气,又一起进去打了个卡。

  原来,这里是本地富商的府邸,难怪整体设计上,如此令人惊艳。

  在院子的正中位置,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壁,上面还题了一首诗,是富商自己写的。

  看到这首诗,秦雄也在想,是不是得在自己的三栋作家楼前,也搞一块石壁,然后,刻上自己写的诗。

  古代的诗人,一边游赏名山大川,一边写诗题字,现在基本是不可能了,只能在自己家里搞搞类似的风雅活动。

  之后,一行四人,终于到达第一处古民居——下郑中屋。

  老旧的石门,模糊的牌匾,特色鲜明的祠堂,生长超过百年的老树,儿时记忆里才存在的土屋,无一不彰显着这里的历史和年份。

  这些古民居里的内部结构,一般都是木质的,很多木头都已经慢慢开始腐朽了,但上面雕刻精美的图案和纹理,还是清晰可见。

  走在这样的地方,秦雄的心里有些感慨,也有些宁静。

  曾经的豪门贵族,高门大宅,在时间的流逝下,终将慢慢衰败。

  若不是有后来政府相关部门的刻意维护,恐怕早就坍塌在了漫长的岁月里。

  这么一想,秦雄突然觉得,人世间的得失,其实也没那么重要了。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能争的,努力争取,争不到的,坦然接受。

  事业追求,人生地位,江湖名声,鲁奖茅奖,不过是过眼烟云。

  至于他和唐清雅的婚姻,也没必要太过刻意,曾经拥有的,不一定永远拥有。

  得到的,有可能会失去,用一种执念来追求人生的完美和圆满,很多时候,就是画地为牢,别人不痛快,自己也不开心,索性洒脱一点,佛系一点。

  坚持做好那些自己能把握的,能掌控的,尽人事,看天命。

  古宅走一走,清醒活到九十九。

  经此一遭,始终郁集在心里的感情问题,似乎也豁然开朗了。

  一直以来,他都想努力当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可惜,似乎都没有做好。

  成功,是一个人的坚守,而幸福,却是两个人的珍惜。

  对自己不强求,对别人不苛求,或许这才是老子口中的“清净无为”吧。

  秦雄一边欣赏,一边拍照,逛完了这处保存得还算不错的古宅,他们又将前往下一个调研点。

  因为本次的调研,秦雄没有看到具体的文件和行程规划,所以,一切都是听从指挥。

  很快,他们就到达了一处略显简陋的学校,与此同时,这里还挂着孝和文化协会的牌子。

  看到这种名字略有点雷人的协会名,秦雄也是一头雾水。

  然而,当他陪同李书记坐在办公室里,听完了会长和领导们的介绍,才对这个协会和他们做出的事情,肃然起敬。

  。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