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章 李世民,我还有1个问题想问你_我编的假预言竟然都成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此刻,就算再不愿意承认,李世民也知道,自己有点后悔了。

  对于他来说,大唐万世之基乃是夙愿,而近年来身体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

  让他很难以专心处理政务。

  那人所说的“无病无痛”,对他来说着实是无比强大的诱惑。

  可是此时,那人却再无踪迹……

  想起刚刚那年轻人的话,李世民反复品咂着。

  “不是交易……”

  “单纯想给我丹药?”

  “那人究竟是谁?”

  “为何别无所求?”

  “……”

  “朕……”

  “是否错过了千古良机?”

  可是这种悔恨很快就被他摒弃在了脑外。

  从略有遗憾到此刻的无所谓,前后也不过五分钟。

  毕竟是心狠手辣的一代帝王。

  后悔这种情绪……

  本就不该出现在他身上。

  正如李建成和李元吉。

  不杀他们死的就是自己……

  即便是恶疾缠身又如何?即便是睡不安稳又能如何?

  若是再来一次……

  那就再杀一次。

  这一夜再无其他变故,唐太宗李世民睡的很安稳。

  ……

  ……

  可那一夜的安稳,却并不代表接下来的日子可以一样就这般度过。

  同年。

  李世民父皇李渊重病缠身,风疾入侵,难以自理。

  看着父皇难过痛苦,李世民自然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了自身……

  同时也想起了那个神秘人物。

  之后,每次伤病发作,他脑海之中的那道身影出现的越发频繁。

  思想,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

  即便他对于自己做过的决断再怎么自信……

  可那偶感风寒之夜,却是在时间流逝里,在他脑海里变得越发耿耿于怀。

  也曾经传唤过侍卫,贞观九年那一夜太极宫内是否有过什么异常。

  也曾暗中下令,想要在民间找出那年轻人所在,但始终都一无所获。

  而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

  贞观九年年末。

  李渊病逝。

  同年,李靖大破吐谷浑,慕容伏允被杀。

  贞观十五年。

  文成远嫁。

  贞观十七年。

  李承乾谋反,贬为庶民,流放。

  贞观十九年。

  玄奘西行而归。

  唐太宗远征辽东而返。

  ……

  春去秋来,那一别,一晃十载。

  此次李世民从辽东返还长安……

  虽已然是大胜,战果远大于损失,但对于李世民来说,未灭高句丽,称不上是成功。

  可天子亲征,怎能无功而返?

  心中不畅,在加上征伐劳顿,还有年轻时的诸多轻伤……

  积劳成疾,李家男丁的遗传病既是“风疾”,便就来了。

  贞观十九年。

  十二月辛丑。

  此时李世民中风,还得了皮肤病,身上脓包刺痛瘙痒不堪,日常出行也得靠着轿子才行。

  这时候……

  半身不遂的李世民,每天躺在床上时都不停的眨眼。

  他没有哪一刻像是此刻一样,如此后悔当年的抉择。

  “当年那人,怎就不再与朕讨教了?”

  “明明可以再谈一谈的嘛……”

  他如此想着。

  十年过去了……

  那身影再未曾出现过。

  怕是今后也不会再出现了。

  想到先皇李渊也是死在这风疾之后,李世民心中多少也有些恐惧,而更多的,是不甘。

  大业未成……

  怎可崩殂于此?

  可就在此时此刻……

  他的身体再次僵住了。

  那个熟悉的身影,再次在清冷月色之中,站在了唐太宗的床前。

  一如十年前。

  令李世民无比惊讶的是……

  站在床前的那年轻人,服装未变,容貌未变,眼神还是那么飘忽像是堪破了生死,就连站在那里的姿态,简直都与十年前如出一辙!

  竟仿佛是从记忆之中走出一般。

  他愕然的看着那人,心中惊叹万分。

  这十年间,他朝思暮想的男人,终于再次出现。

  看着他宛如亘古不变的容颜,李世民想到了什么,只觉得连心脏都漏了一拍。

  “此人……并非凡人?”

  “十年容颜未改,可是得道真人?”

  李世民心情无比复杂。

  正此刻,那道熟悉无比,未曾改变的声音跨越了十年时间,天籁般的在他耳边响起:

  “李世民。”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