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零九章_最强道统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之摧残佛教,死伤惨烈,经书烧尽。

  三武灭佛即指北魏太武帝得道士寇谦之清静仙化之道,及司徒崔浩之怂恿,乃下诏诸州,坑沙门,毁诸佛像。北周武帝欲以符命曜于天下,听信道士张宾与元嵩之言,决心灭佛。唐武宗宠信道士赵归真,拆佛寺四千六百余所,迫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还俗,收充两税户。为历史上佛教徒之大浩劫。

  隋代统一南北,唐祚代兴,以老子与唐室皆李姓,予道教以特殊礼遇,太宗更明诏道教居于佛教之上,定道先佛后之席次,成为唐朝一贯方针,道教乃得蓬勃发展。武德四年,道士傅奕上奏沙汰僧尼十一条,济法寺法琳撰‘破邪论’论道教之虚妄,道教方面李仲卿著‘十异九迷论’、刘进喜著‘显正论’,批论佛教,激烈争论佛道席次之先后问题。八年,定道、儒、佛之顺位。

  唐高宗显庆三年三次召集僧道于内殿论议;五年,僧静泰与道士李荣又就老子化胡经引发论争;至龙朔二、三年,论争犹未止。此等佛道论争之结果,道教方面摄取佛教经典之教理,制作种种经典以对抗佛教,佛教也大量吸收道教义理,编造经文,相互对抗。

  唐朝时,太上老君的高徒罗公远见唐玄宗,唐玄宗要罗公远与佛教密宗初祖金刚三藏法师斗法,与金刚三藏比试法力于朝廷,结果罗公远法力远远胜过三藏法师,三藏佩服罗公远,这次算比较友好的。

  宋代道教活跃,王重阳创全真教,使道教成为精英流派,并国教化;之后宋徽宗时期,佛道之争,尤为激烈。道士林灵素和和尚斗法,林灵素对宋徽:宗“释教害道,今虽不可灭,合与改正,将佛刹改为宫观,释迦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为德士,皆留发顶冠执简”。

  徽宗依奏,于宣和元年正月下诏,改佛为道,易服饰,称姓氏;左右街道录院改作道德院,僧录司改作德士司,隶属道德院。不久又改尼姑为女德。皇太子上殿争之,令胡僧立藏等十二人和五台僧二人、道坚等与林灵素斗法,僧人失败,情愿戴冠执简,许多僧人羞愤自杀。

  元时,丘处机一言止杀的举动,道教感化成吉思汗,把道教列为国教,其后邱处机第五代教主之弟子李志常占有佛寺,破坏佛像,并将‘太上混元上德皇帝明威化胡成佛经’及‘老子八十一化图’,刻板刊行,少林寺福裕斥其伪妄,宪宗五年令二人对论,元朝由于是胡人政权,故意偏袒佛教,导致志常败论。元帝遂勒令禁止《道德经》,以外老子化胡经、老子八十一化图等经书;以后二教明争暗斗相续不绝,后元朝被洪武帝军师道士刘伯温推翻。

  刘基曰:元僧祥迈等,嫉妒中国道教之经典,皆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