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9章 自学考试_乡村之巨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济学专业。

  孙老师指了指吴老师,笑道:“小陈,你算找对人了。她的学生,就是咱们温林县高等自学考试的负责人。你把报名费和个人资料交给她,剩下的就是你回去努力了。”

  有孙老师和吴老师帮忙,陈扬省事不少。

  最要紧的是,陈扬不用去县教育局。

  县教育局不仅是陈扬的伤心地,让他的《复读学校》以失败告众,而且那里有两个他不想见到的人。

  两个老同学,一男一女,顾卫军和杨丽娜。

  顾卫军当上了科长,杨丽娜更是副局长。

  好在吴老师告诉陈扬,县自学考试管理机构,是教育局的事业单位。

  一般情况下,县教育局管不到。具体的考试等事项,都是上级机构负责。

  但陈扬还是用了自己的另一个名字,陈飞扬。

  在没有身份证的时代,使用两个名字,或两个名字随意切换,都是可以的。

  陈飞扬这个名字,村里人知道的也不多,更别说顾卫军和杨丽娜。

  吴老师还告诉陈扬,考试也不会在温林县举行,一般都会放在地区一级的地方。

  吴老师做得周到,干脆把自家住址,登记为陈扬家的地址。

  至于考试时间,每年分四个时段,分别是一月、四月、七月和十月。

  每个时段为一天,考试三门课,上午一门,下午两门。

  这也就是说,每年只考十二门课。

  这个安排,与全日制的大学课程基本一致。

  大专有三十多门课,你要读完的话,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本科四十多门课,你要读完的话,至少需要四年时间。

  陈扬很自信,他挑战自己的能力,选的是本科。

  那时候的自学考试,比现在的更严格,规定大专六年完成,本科七年完成。

  拿本科为例,如果七年拿不下来,前面的成绩就会归零。如果想继续奋斗,就要从第八年重新开始。

  正月初六,二月十四日,是小妍妍和小波波出生一百天。

  陈扬不想大办,只摆了两桌,除了自家人,还有岳父一家。

  外人只有童老贵一个,连蔡福满与蔡晓晖和童小龙都没请。

  这也是一个风俗习惯,俩孩子只有父亲没有母亲,不宜大操大办。

  春节很快过去了。

  二弟陈兵终于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关闭肥皂制造厂,并扩大制鞋厂和皮箱厂的规模。

  陈扬没有干涉,因为二弟是对的,肥皂制造厂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至于制鞋厂和皮箱厂的规模,陈扬本不想过问,可二弟硬要他发表意见。

  经过几天思考,陈扬给出建议,制鞋厂的规模可以大力扩大,但皮箱厂的规模不宜过大。

  陈兵问大哥,这是为什么?

  陈扬给出自己的理由。

  皮箱类产品的技术含量,要比鞋类产品的技术含量低,而且低好几个档次。

  技术含量低,也就是进入的门槛低,进来的从业者就多。

  事实也是这样,陈家村及其周边各村,做皮箱的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从业者太多,竞争就激烈,产品的价格就会不断下降,利润空间就会越来越少。

  陈兵被大哥说服,决定只扩大鞋厂的规模,而皮箱厂保持现状。

  但对此陈扬又有不同的看法。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