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八章出去躲躲_回到过去好好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天王在首映式没几天之后就答应了邀约。片酬的问题两人没在电话里谈,到了他这个段位,哪有自己去谈片酬的?肯定有经纪人去谈这些问题。

  而宁远也做好了在第二部加大投入的准备,这也是市场规律。第二部想要超越前作,追加投入是必然的。

  影片上映十天的时候,单日票房跌落到了656万,而整个票房成绩,也突破了七千万大关,同期的排片率占到了百分之六十左右。《功夫》还有百分之二十左右,而《天下无贼》也有将近百分之十,余下的份额被分给了同期的其他电影,《情人结》《胡同里的波西米亚人》《一石二鸟》等。

  这就是电影市场的残酷性,院线自然而然的就会作出选择,别管你什么时候上映,票房才是硬道理。

  2003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35条院线,而跨省市的院线只有15条。影院数已达1106家,而银幕只有2197块。无论是影院规模,还是加入院线的影院及银幕数,都不足以承载当时内外涌聚的电影。

  且在实行院线制改革以来,80%的票房集中在20%的院线制影院,而80%的传统影院只占20%的票房。部分加入强势院线的中小城市,却普遍存在影院阵地大幅缩水的现象。

  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院线与其中小城市的影院成员之间大都以供片为纽带。中小城市院线成员虽然可以获得部分商业电影的首映权,但在资本运作方面却无法获得所属院线的资金支持,以致逐渐丧失竞争力而无奈退出电影市场。

  所以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国内35家院线在市场压力和政策禁锢双重压力下酝酿变局。

  当时国内院线的格局是三足鼎立:上影旗下的上海联和、北影旗下的京城新影联和中影旗下的中影星美。

  时任魔都联和院线行政总监方玉强说,“院线就好象一个个卖电影的商店。不过,不管大小,这35家电影商店只能销售一模一样的电影,所以商店现在只能比资本、品牌和服务,”

  电影圈里流传的一句俗语:“排排坐,吃果果”,也由此而来。

  而彼时全球最大市场的北美,仅有4条院线,国内却高达35条,让许多刚进来的外资不甚吃惊。

  究其原因,就是国内院线是行政划分的结果,而非市场的选择。加之绝大多数规模不大的院线都生存艰难,市场整合势在必行。

  根据院线制改革的时间表,到2005年6月,院线制首轮签约到期,各地影院将重新选择何去何从。院线也将重新切分这个彼时10亿元的电影“蛋糕”。也就是今年。国内即将迎来了一波影院“基建狂潮”,万达、金逸、博纳、CGV、卢米埃均是在此前后成立。

  同时这也是安宁院线业务扩张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