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一章投不投?_回到过去好好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都能各司其职,只搞好自己的那摊子业务,倒也能将情况维持下去。

  在线相当一部人看来,周绍宁是李开富的备胎,但是周绍宁在本地市场上摸排滚打,真刀真枪的跟对手正面厮杀的能力是李博士不具备的。

  李博士在微软的工作经历基本上还是以研究为主,应对国内互联网这种险恶的竞争氛围,其实他并不擅长。

  而Google总部选择李博士加周绍宁这个行的组合很有章法的,一个擅长公关和技术研究,一个擅长正面竞争,在加上王怀楠来提升品牌影响力,在理论上已经是黄金组合了。

  当然,这个也仅仅是理论而已。锅里搅马勺这能有好?

  而Google这种S操作,得益最大的当然是银河跟百渡。

  宁公子和李老板当然是很高兴看到Google在内斗中出现各种的状况。

  “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这两人都没有。

  这也不得不说是两个国内互联网大佬的心照不宣。

  而许仕平出门时候头都大了,好在宁远还是很清醒的,没说让他三个月内把银河百科的收录词条全都搞出来。

  饶是如此,百科这个东西也是费力不讨好的活计。指望他盈利,短期内是没可能的。

  也就是要源源不断的进行输血。

  不过网路百科全书,对于整个银河科技的战略而言,也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换句话说,这也是很大的一个话语权。

  很多网友的知识来源就是网络百科,快捷方便,但越是这样,就越要注意百科的权威性。

  到时候搞得错漏百出,那就是误导别人了。

  许仕平和林晴晚离开之后,李晓棠从文件夹里拿出几份文件递给宁远。

  这是银河资本方面最近在做的几个背景调查,有几家新型的互联网企业在谈注资。

  宁远开始翻看起来,想要在其中寻找一些“熟悉”的名字。

  而果不其然的,还真发现了一个,名叫“迅雷”的“熟悉面孔。”

  邹盛龙和程昊的迅雷公司最开始名字是三代。

  就从这个名字就能知道,这两个人对互联网事业成功的渴望。

  之所以叫三代,可能在邹盛龙和程昊眼里,95年回国的张超阳,田朔宁是第一代的互联网创业者。

  第二代,主要集中在九八年前后,其中包括马清扬、小马哥、李老板、周远帆、赵红衣和宁远等。

  而他们两个人回国的年份正好是03年,然后在06年开始创业,说是第三代也没什么问题。

  不过让宁远纠结的点在于,迅雷是干的是搬版资源的活啊。

  本质上说,其实是在挖所有影视剧版权方的墙角。

  那这个项目还要不要投呢?投了挖自家墙角,不投就是别人挖.....国内这个市场环境,这个是杀不绝的,墨守成规在国内市场是行不通的,吃啥都赶不上热乎的。

  所以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不是。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