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七章不是生意吗?_回到过去好好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编排出影片的拍摄计划,控制总预算,代表制片人监督导演的工作以及经费支出,并协助导演安排各项琐碎事务等。

  国内电影还是统购统销的年代时,立项之后的制作都是交给导演来全权负责的,这让导演成为唯一拥有电影制作全程管控经验的岗位。

  所以在九十年代电影产业体制改革初期,国内的第一批国产类型片都是用导演的名字命名的,制片人只是负责融资或友情赠送的名头,这种惯性一直延续到如今的一部分电影中。

  在好莱坞的电影制作花絮中,常常会是一帮人来讲述一部电影,其中有演员、制片人、导演、摄影指导、美术指导,甚至还有后期特效总监什么的,各自的台词也不重样。

  而国产电影的制作特辑,你往往只能看到导演在说个不停,然后是制片人、演员轮番上来夸导演,常用的台词是制片人会说导演很认真,演员则说导演对自己的启发很大……

  这就是好莱坞电影与国产电影的区别:好莱坞电影是属于一个团队的,国产电影是属于一名导演的。

  而好莱坞电影就是所谓的,“制片人中心制”。

  “制片人中心制”这个词在国内电影市场已经是被大家嚼烂掉的词。

  其实在国外并没有人去强调这个概念。

  因为在电影工业相对较为成熟的区域,这是理所当然无从争辩的事实。倒是近些年总有一批外国电影人在反对制片人制度,认为他们扼杀了电影的创新。

  而内地的电影行业,随着跟香江以及好莱坞的接触,也在发生一些变化。

  陈国副加入华艺和伯纳切入港产片制作,代表着内地开始吸收香江电影的操作体制。

  香江的电影监制制度是在80年代之后形成的,随香江独立制片公司的成长而成熟。与好莱坞的制片人所承担的责任不同,监制更多的是一个协调者,兼任担保及引路人,职能定位是解决电影制作中的行政管理及监察,并非决策者,这是东亚文化和西方工业体制碰撞之后所产生的岗位功能。

  可以看到大部分香江电影监制都是来自于资深导演,与导演之间算是一种传帮带的师徒或兄弟关系,与出资人之间则是雇佣或信托关系,两种关系之间其实有着一些微妙的区别。

  而同样,无论是监制和导演还是制片人,拥有的权力也要具体看待。

  哪怕放在好莱坞,例如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诺兰这种大导演,在制片人中心制的背景下也会有着非常大的主导权。

  国内就更是如此了,张一谋、冯晓刚肯定是绝对的主导权。但是换个新人导演,比方说路川,拍《寻枪》的时候快被姜闻熊哭了。这些可都是宁远亲眼所见。

  所以不管挂什么名头,更重要的人。一个人拥有的资历名望以及得到过确认的才华,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