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四章关于科幻_回到过去好好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多久,生理特征都将保持在25岁。然而到了25岁,所有人最多只能再活1年,唯一继续活下去的方法就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更多的时间,比如工作、借贷、交易、变卖,甚至抢劫。于是时间就成了这个世界的流通货币。

  类似于银行的时间管理机构遍布全球,而时间守护者会像警察一样追踪并记录每个人所使用的时间和剩余的时间,一旦在时间银行中的存额所剩无几,就将被剥夺生命。有钱人可以长生不老,而穷人们的生存则变得很艰难,一旦手臂上的表清零,就代表着一个人的死亡

  .......”

  随着宁远说出这个设定,所有的媒体和记者都被这个设定所吸引了。可以说这个设定很新颖,听着就有点很科幻的感觉。

  国内科幻虽然是荒漠,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绿色。

  早就在1952年,国内就诞生了第一部科幻电影《外太空的小太阳》。

  而1986年,黄剑新导演的作品《错位》,从一个机器人替身觉醒的故事,反映出职场工作的精神压力,讽刺了某些社会现象,带有强烈的寓言色彩,这在当时绝对是算是思想风暴。

  但这些都难以算是大家心目中的那种科幻。

  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是从小团队的尝试开始。

  《冬眠》和《火星之眼》这两个短片应该算是2000年后最早的正规科幻电影制作尝试。

  但是从国内科幻电影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视觉化。剧本的视觉化。

  用传统电影美术的道具设计来简单的解释一下。比如说剧本中出现一把宝剑,一个明式家具。电影美术就需要把这些设计出来,画出图,让道具加工出来用来拍电影。

  可是到了奇幻和科幻片上,这些东西就是一个需要设计出来的,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东西。是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但是并不是说画一个不科学,长的奇奇怪怪的,现实不存在的东西就叫做设计。科幻片分软硬,分故事背景。

  《火星救援》和太空歌剧《星球大战》相比就是一部近未来的科幻片。里面的东西就是近未来的设计。你不能随便把一个能突入大气层的飞船放进《火星救援》里告诉观众这是科幻。

  第一他不符合电影世界观。

  第二他只“幻想”,但不科学。

  希望从传统的电影美术抓人来做科幻的可能性不大。隔行如隔山到了概念设计这一块就是隔类型片如隔山了。

  而这时又不得不提到另一个行业:工业设计。

  国内的科幻概念设计师主要来源就是工业设计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在产品造型设计,结构认知,产品未来审美等方面的有着强大的优势。

  而这条路好莱坞已经走过一次。

  70年代后好莱坞科幻片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