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一十一章光棍节引发的云计算_回到过去好好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技领域仍然是个标准的“三无”国家: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没有自己的芯片,同样没有自己的计算力系统。所以,购买国外成熟的设备和系统,几乎是BAT和所有大企业的唯一选择。

  国外的东西,无外乎“IOE”这三样标配:

  “I”指IBM,服务器提供商,他们提供的服务器俗称“小型机”。

  “O”指Oracle,数据库提供商,他们的软件是著名的“甲骨文商业数据库”。

  “E”指的是EMC,存储设备提供商,他们提供的是“集中式存储”。

  国内的互联网企业都脱离不了这些IOE。

  国内第一个搞这个的是啊里,去年就开始搞了。

  2008年,在啊里的IT架构中,T宝和ZF宝使用的绝大部分都是IBM小型机、Oracle商业数据库以及EMC集中式存储。

  用户激增,数据越来越多,每天早上八点到九点半之间,服务器的处理器使用率都会飙升到98%。离爆棚就差两个百分点。

  啊里就像赛道上的跑车:速度飞快,但引擎已经发红,再踩几脚油估计就要冒烟,后果不堪设想。

  可能马清扬自己都没有想到,阻碍啊里增长最迫切的阻力不是商场上的博弈、不是政策的变化,而居然是IT基础设施的瓶颈。

  怎么办?花钱继续买服务器和软件啊!

  这话听上去没错。但是有两个小问题,一个问题是太贵。

  那时候小型机价格大概是从几十万到百万人民币;商业数据库软件费用差不多几千万,外加一大笔维护费。

  另一个问题是不好用。

  啊里在08-09年的时候,业务增长速度实在太快。每年都是十几二十倍,IOE虽然都是米国公司,但事实证明有时候外国的月亮也不会更圆。

  它们的系统并没有经受过服务几亿人这么大规模的考验,此时已经变得非常难用了。

  负责搞阿里云的王监直接跟马清扬算了笔帐,然后马清扬在开会的时候丢下一句,一年扔十亿,十年也要搞出啊里云来。

  他有的魄力宁远当然不缺。

  想起于是直接带着一行人顺路去了粤州的光通通信,然后只找熊铭华、杨晶、张晓龙三个开会。

  这也是宁远一直以来的习惯,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