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三五章 岂能说走就走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奉命行事

  岳飞如此,徐还也必须如此

  或许这就是杜充的行事风格和品格,人在屋檐下,不得不听从。

  裴元衍提前来见面,不是闻讯前来迎接,而是奉命行事,给徐还打预防针。

  他初见杜充求援的时候,杜充便动了心机,提出有条件的增援

  条件正是奉命行事。

  烧毁河内金军粮仓,或许不如火烧乌巢那么意义重大,不足以扭转战局。却也是天大的功劳,甚至可以载入史册。

  这种事情,杜充当然乐意了,可惜他自己没想到,也没胆量去做。

  当裴元衍找上门来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可以顺势据为己有。不是亲自动手,却可以是策略谋划,运筹帷幄

  策划任何时候都比执行重要,功劳更大,不是吗

  于是乎,他对裴元衍做了些许暗示。

  裴元衍是聪明人,当即听出了其中意味,然后不得已答允了。

  也许没有杜充的接应,徐还等人也能顺利逃回黄河南岸,可当时情形谁能说得准再者,即便是登上南岸,金兵后续的追击怎么办

  烧毁粮草,那可是不共戴天之仇,金兵肯定会全力追击,誓不罢休的单单依靠手中的一千人,徐还恐怕很难应付。

  而且滑州等黄河以南地带是杜充的地盘,要是不答应,他会不会毕竟得罪小人会很麻烦。

  所以裴元衍不得已答应了,岳飞才会及时出现在黄河岸边。进城之后,他第一时间赶过去告知徐还。

  事实上,从岳飞的言辞之中,徐还已经有心理准备,所以并不意外,更不会因此责怪裴元衍。

  迫不得已,他也多有无奈。

  只能说,杜充着实无耻。

  自己什么都不做,怠慢抗金大业,却总想着将功劳据为己有,实在有些可恶。

  不过既然他要,那就索性给他。

  徐还并不是在乎名利之人,相反有时候名利反而会害人,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道理。

  自己在北方做的事情已经足够耀眼,如果回到中原之后还是如此高调,难免就回遭人嫉恨,并非好事。

  至于眼下之事,既然他杜充想要得到这份功劳,必然也就要承担后果。

  想必完颜挞懒闻听消息后肯定暴怒,到时候这满腔怒火与疯狂报复,自然该由他杜充来承担,也只有他能承受。

  何乐不为呢正是因此,徐还没有半点介意,欣然承认了奉命行事的“事实”。

  河内粮仓着火的消息是次日传到太原府的。

  完颜挞懒听到的时候,脸色瞬间就变了,一片惨白。

  数十万担粮草,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尽管金兵救火很积极,但火势太大,根本救不过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熊熊。

  有的粮仓,几乎已经燃烧了一天一夜,仍旧没有熄灭的迹象。当此之时,已经全然没有抢救的意义,只能任由其燃烧

  这个损失,非同小可。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