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章 搞钱不容易_平凡之路201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能理解,上次刘简妮就是在创业大赛上发现了他们的存在,反手就转告了他们的竞争对手饿了吗。

  还好当时没有漏太多底。

  找投资其实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要是隐瞒得太多呢投资人可能觉得看不到你的真东西,当然不愿意投钱,毕竟圈子里诈骗也是常有的。

  但是拿出太多东西呢创业者也觉得不放心,生怕自己分分钟被教做人,所以要找到一个默契的平衡点。

  其实那种有过经验的连续创业者,特别是以前有过成功桉例的,投资人对他们就比较宽容了,甚至只是冲你这个名字就可以直接掏钱。

  不过那种创业者早期是不愁钱的,都有自己熟悉的投资人,也不会在市场上随便接触陌生的机构。

  这些事情李菲菲就没有跟他们说了,因为这边三位都是典型的“白板创业者”,也就是无名小卒。

  “所以你们要好好准备准备,想想怎么把项目推销出去,等你们觉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去跟他们见面。”

  林一他们从李菲菲教授那里告辞离开之后准备了不长的时间,主要是网站的业务逻辑、竞争优势。

  他们顺便还把林一上次编的故事都润色了一下,虽然最后并没用上。

  然后就开始和李教授介绍的投资人见面,因为公司不是学校不用放寒假,所以他们的工作早就恢复了。

  林一见了几家之后发现大家关注的事情大差不差,其中最难以回避的就是和饿了吗的竞争。

  其实创业的时候有一个模彷对象不完全是件坏事。

  比如国内互联网行业早期大家都是从美国硅谷抄来的商业模式,跟投资人介绍的时候大大方方说我是国内版的某某某。

  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别人理解你的商业模式,而且有一家可比公司放在那里,两相比较算估值的时候比较好说。

  你抄的对象用户多少,估值多少,那以你的用户数应该估值多少?

  一道简单的小学算术题。

  但林一他们现在的情况不太一样,大家不是在大洋两岸错位竞争的,而是直截了当要在一个碗里抢饭吃。

  既然已经不是一个新东西,又已经有一个成立时间比你早、规模比你大得多的行业龙头摆在那里,大家在同一个赛道上飙车,这个障碍物是越不过去的。

  也不是说有人做了就不能投,这样的话就不存在风口的时候大家一拥而上了,而是要画一个投资人吃得下的饼。

  林一当然会为自己辩解:“虽然在线订餐这个市场现在还比较小,但最近两年就是一个关键的爆发期,完全容得下两个企业同台竞技。”

  他的意思是市场容量很重要,一个十亿的市场就算占八成的份额,也不如在一个百亿的市场上吃两成的份额。

  这个答桉看起来并没有得到投资人的认可,论行业研究的话他们做的比林一细多了,用不着林一给他们上课。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投资人都一口回绝,但也没直接答应下来,而都是以“再考虑”“再研究”拖延下来。

  搞风投的金融机构不是银行那种蹒跚的巨人,他们的效率是很高的,所以没有回音本身就是一个结果。

  跑了几天一无所获的林一向自己的两位合伙人感慨:

  “搞钱果然没那么容易。”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