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0章 纷至沓来_平凡之路201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新闻标题确实不太准确。

  鹏程万里这家公司作为工商主体的注册时间是在2013年7月,距离林一他们拿到这8亿美元的融资已经超过一年了。

  文章里面说的不到一年,是从9月初万里出行app第一个版本上线开始计算,那确实还差几天。

  这么写当然是为了突出万里出行这家新晋独角兽的发展之快、势头之勐,反正林一是没有打算因为这点“报道偏差”而要求他们改正的。

  四舍五入一下,也差不多嘛。

  总之“史上最快独角兽”这个头衔,林一还是可以欣然笑纳的。

  要知道在此之前互联网创业的理想愿景被描述为“三年独角兽,五年纳斯达克”。

  无论怎么算,这他妈才一年!

  虽然uber的估值还是万里出行的好几倍,但除了它是高贵的美国公司、规模上的显着优势之外,从时间上来说uber是2010年成立的。

  那时候林一才刚刚回到这个世界,还是个寒窗苦读的高中生。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评价,万里出行达到40亿美元的估值,都是一个空前的辉煌成就。

  公司里面最近弥漫着一股极度乐观的情绪,因为这是一个好消息,所以林一和刘简妮他们也没有采取严格的信息封锁措施。

  在正式公布之前,公司里中层以上干部以及少部分消息灵通的基层员工都已经传遍了。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有资格拿公司期权的,公司的估值上升直接意味着他们的身家暴涨。

  刘简妮甚至收到风声,已经有人在向她的部门打听万里出行的上市计划。

  这可能是作为打工人的码农终极梦想,每次有一家大规模的互联网公司ipo,就会批发出去一大堆财富自由的机会。

  在对资本市场没什么概念的外行人看好,光从估值上判断40亿美元的独角兽似乎有资格上市了。

  万里出行离ipo当然还差得远。

  林一他们敏感地发现了这股风潮,如果是补贴大战之后万里出行占据了行业第一的位置增加了员工的自信,那这次可以称得上是盲目了。

  所以他在这一次的公司内部信中,除了例行感谢了全体员工的辛苦付出之外,还特意强调:

  “尽管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万里出行仍然是一家处在创业阶段的新公司,我们仍然对市场保持敬畏。

  如果存在一个名为成功的终点,那我们和它之间至少相隔着崇山峻岭和坎坷征途,全公司上下务须保持艰苦奋斗的创业作风,做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心理准备……”

  配合李莫言主持的内部整顿,万里出行再次采取了比较大规模的团队管理措施。

  公司的人员膨胀太快,一定会有才干不足或者德不配位的人混了进来,补贴大战之后林一已经要求师姐采取行动。

  之前的几个月里面,万里出行本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