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九章:文殊菜_美食从白案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和尚忽悠了。

  见到和尚还在嘴硬,这样的机会沉为自然是不可能放过,于是便继续问道。

  “那师傅可否为我等俗人长长见识?”

  说完之后,便拿起汤匙,先在碗里搅了搅,然后舀起来一口放入嘴里。

  尝了一下这文思豆腐羹。

  或许是顾忌于佛门不食荤腥的规矩,这和尚好歹没用什么真东西。

  所以相比起沉为之前做的那一份用各种鸡鸭肉吊出来的高汤再配上豆腐丝,这和尚做的文思豆腐就朴素多了。

  就只是普普通通的素汤底,然后还没有火腿这些料。

  不过却并不难吃,只有一股鲜,反而更加能够突出豆腐的本味儿!

  这里就得说到一点小知识了,佛教里所谓的“荤”其实是指的五荤。

  五荤指的是有恶臭和异味的蔬菜,包括且不限于葱、蒜、韭、薤、兴渠等有特殊气味的菜。

  其中兴渠是一种阿三国家的香料,它的根像萝卜,气味像蒜,我们这边儿不多见。

  而薤就是野韭菜。

  而且佛教徒最开始都是小乘佛教,也只是不吃五荤,直到后来的大乘佛教加上了一个“腥”,才不食荤腥。

  腥就是指的肉。

  所以这一碗文思豆腐羹,是真真正正的素斋!

  没有葱姜那些东西来调味,这样的文思豆腐对于豆腐的质量要求则又上了一个台阶。

  尝过一口之后。

  沉为可以肯定的是这豆腐绝对不是外边儿买的,而是这和尚自己做的。

  一般是买不到品质这么好的豆腐的。

  自家做也是悬,得是有什么独门秘诀才行。

  刀工精细,和尚将嫩豆腐切成头发丝粗细,所以能够入口即化。

  而不知道这和尚究竟是怎么做的,这豆腐吃起来竟然还微微带有一些些的甘甜滋味,软嫩清醇无比。

  对于沉为这种习惯重口的川渝人来讲,别有一番滋味。

  嗯...就是分量有些少,一勺子下去就去掉四分之一了。

  前面儿还觉得划算来着,这和尚转头就给他们上了一课。

  说来这一舀一尝,不过是十几秒的工夫,那边儿和尚便已经编好.呃....想起来了典故。

  “大圣文殊,不独建立道场于五台山,摄化有缘人。还有应身化名为寒山大士入世.....”

  一言一语间逻辑还挺缜密,有一些历史的韵味,不像是现编的。

  听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儿,唬得沉为是一愣一愣的。

  这和尚讲的大致故事就是。

  文殊菩萨为了体验人生疾苦,于是化身下凡叫“寒山”。

  寒山生于贫苦之家,自小父母双亡。他的哥哥也是个焉儿坏的,不给他东西吃,于是他饱受饥渴之苦,后来为求智慧谋生,辗转流浪。

  流浪的过程中,寒山苦啊苦,苦得很!

  苦到什么程度呢?苦到没饭吃。但好在流浪的路上认识了一个朋友,正好在一个寺庙里当饭头僧。

  这个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