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7章 幸福和奋斗和斗争 狂求月票_天朝之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济世却摇摇头,“拿破仑三世的努力最终也会付之流水,大明就不必白费劲儿了。”他看了一眼左宗棠,“现在大明还不是真正的宪政,和法国不同,朝廷不必依靠小农的支持,所以也不用去保护他们。”

  这话虽然有些冷酷无情,但也是无奈之举。土地集中是大势所趋,朱济世无力阻止,而且内地农民如果能得过且过,又有谁肯移民边疆?开拓边疆,终究是艰苦且危险的。

  “可是宪政和那个什么公民意识……皇上,如果大明的小农都变成目无君父之辈,又疾苦如此,只怕要起乱子!”左宗棠有些担忧地道。他也不在朱皇帝跟前废话什么教化万民的道理,而是直接指出了公民意识的危险性。

  “所以朕现在才要苛待小农!”朱济世冷淡地回答。“对他们行仁政不过是让他们吃不饱饿不死,而且随着人口繁衍,小农数量会越来越多!如果现在不走出去,20年后就有五万万、六万万小农,靠汉地的十二万万亩土地,是无论如何都养不活的!”

  这不过是个简单的算术,12亿除6亿,就是人均2亩田,现在的亩产量不过三百来斤,还要风调雨顺,而且还是原料粮,还没有扣除种粮,可能还有水分……这点儿粮食就算不交租子也不大够吃,况且皇粮国税总是要收的,剩下在农民手里的,又要打个折扣。想要丰衣足食根本是做梦,如果遇上什么灾荒,恐怕又要饿殍遍野了。

  而且小农经营在规模化、机械化的大庄园农业面前,根本没有一点竞争力!现在大农业已经在东北、兰芳和中原内地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了。根据东北开发公司的报告,由于大批集体农庄庄园壮丁被征发,使得“租地农场”在东北的土地上迅速兴起。由于集体农庄土地是禁止出卖和转租给庄外农户的,所以不少无力耕种的农户就将自己名下的“份地”转包给同庄的其他农户,或者由农庄本身承租,使得东北农庄的农业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而在兰芳,更多的则是资本主义的大农场的发展和兴盛,这些农场主要种植经济作物,收益相当良好。在大明内地,则是地主、富农向农场主转变。

  如果不出意外,数十年后,大明帝国可能会出现2亿农村人口耕种30亿亩以上的土地,供养4亿甚至更多的城市人口的局面。再往后,还会出现几千万农业劳动力供养十亿甚至更多城市人口的情况。就和后世的美帝差不多,不过实现土地集中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大批中小农户的破产……

  想到这里,朱济世叹了口气,看着左宗棠,“左相,朕觉得你把宪政和仁政弄混了,我大明要行的是宪政,要培养的是国民的公民意识,而不是行得过且过的仁政。”

  仁政是得过且过?左宗棠顿时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