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3章 特招?_华娱从2004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此《台北行》的电影夜宵会拿到国外去做,而不是在国内完成。

  尽管拍摄过程中以实拍为主,但还是有非常多需要特效结合的部分。

  这就使得《台北行》的后期制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最低也得大几个月的时间。

  此事,王树与韩三坪等人聊过,争取赶在今年年底的新年档期间上映。

  4月过去,进入5月。

  劳动节来临。

  韩三坪在节日期间约王树吃饭,王树很给面子的应下。

  包间里没有他人,仅有韩三坪与王树两人。

  “真不留在国内了?”韩三坪看向王树。

  自去年坐上中影第一把交椅,正是他意气风发、大展宏图之际,王树却要离开内地去到好莱坞。

  这让他很不舍。

  中影不缺钱,缺的是能合作的商业片导演。

  如果内地有拿得出手的商业片导演,中影也不会各种给港圈送钱。

  王树听到这话,无奈的说道:“都说多少次了,美版《调音师》若在北美上映,必去美国参与宣传工作。”

  “而后,会不会留在好莱坞发展,就看是否有机会了。”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将会爆发,他去到好莱坞,同时还能便与炒股。

  当然,国内的股票也能炒。

  两者,不耽搁。

  “唉。”韩三坪叹了一口气,继续劝道:“其实你真没必要去好莱坞那边。”

  “现在我是中影董事长,要权有权、要钱有钱。”

  “再加上国内如今大力发展商业电影,只要你留在国内,在拍戏方面肯定会获得极大的支持。”

  “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你若是错过了,可就真错过了。”

  王树听到这话,笑着说:“韩董,你这话说的我好像不回国拍戏一样。”

  “我虽去好莱坞,但还是会回国拍电影的。”

  韩三坪根本不信这话,因为王树虽然在国内是大导演,但是去到好莱坞却是从头开始的新人导演。

  此去只会是好几年都待在好莱坞,根本就不会回国拍戏。

  站在这些导演的立场,回国拍戏只是浪费宝贵的时间。

  回国

  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功成名就后再回。

  其二,混不下去灰溜溜的跑回国。

  韩三坪心中苦涩,要不是内地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商业片导演,他也不会三番四次的相劝王树。

  对比冯小钢、张一谋等人的商业片,王树所执导的商业片更能推动国内商业电影的发展。

  他看向王树,轻声说道:“如果.你有念大学的想法,可以通过特招的方式进入京城电影学院的导演系。”

  王树听到这话稍稍一愣,而后笑道:“还是要考的吧?”

  韩三坪不置可否的笑着说:“只是走個过场。”

  无论是京城戏剧学院,还是京城电影学院,或是其它艺术类院校,正常情况下都需要通常正规流程考入。

  但.王树的情况有所不同。

  他拿了柏林电影节阿尔弗雷德·鲍尔银熊奖、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以及,内地第4位单片票房破亿、第2位单片票房破2亿、第1位单片票房破3亿的导演。

  还去到了好莱坞拍了电影。

  这种成绩,就算学历不足,也足以特招。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