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3章 开写_地煞之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3章开写

  为了立言,为了积攒文气神韵,陈晋着实花费了许多心思,他连风月文都写,就差去勾栏体验生活了。

  兜兜转转,蓦然回首,竟发现了一条康庄大道。

  文庙街上大大小小的店铺,有着许多书籍出售,但这些书,要么是经义正史;要么是散文杂记和禁书;还有一小部分,则为诗词合集。

  至于科举文章,确实罕见,即使有,也是滥竽充数之作,没多少参考学习的价值。

  这意味着什么?

  就好比现代书店里只卖教科书和课外书,偏偏没有测验模拟试题……

  众所周知,任何的考试形式,想要取得优异成绩,做题都是不二法门。

  题海战术,所向披靡,无往不利。

  而在乾朝,在科举考试的框架范畴内,做题就是做文章。

  和做题一样,做文章也得讲究方法、讲究套路、讲究窍门……这些宝贵经验可不易获取,进学之际,学府的老师也许会讲述一二,但未必管用。

  一方面老学究们思维容易固化,传授的那一套可能已不合时宜,他们本身,大都是没有金榜题名的;

  另一方面,人心自私,又喜欢藏私,不肯轻易倾囊相授。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思想,不仅仅在工匠行业存在,在教育行业也是一样的道理。

  因此,即使考到了秀才,正式进学了,在学府中,也得耗费心思来求学,才可能学到真正的东西。

  程门立雪,求的就是一个机会。

  学识门阀,早形成壁垒,普通人想要突破,晋身阶层,简直难比登天。

  常言说的“寒门出贵子”,却不知“寒门”本身,就代表着一种门槛了。

  陈晋现在想来做的,便是把这门槛给砍低下去。

  这件事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而且可行,只要写出的文章有一定水平,就必将受到狂热的欢迎。

  甚至比《无边风月箫箫下》还要受欢迎。

  在书籍市场上,教辅类的书永远热销,不愁卖,因为它代表着锦绣前程。

  当然,陈晋并非自己闷头写,他还拥有一个巨大的优势:

  老师苏孝文!

  苏孝文是二甲进士出身,别小看二甲,那可是实打实的金榜题名,等于名牌重点大学的资历了。

  其学富五车,更擅于教学,毕竟在高州府教书育人那么多年了。

  所以,在这方面,苏孝文属于名师。

  有名师指导出题,再对每一篇文章进行评点分析讲学。

  齐活了!

  陈晋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不写一百篇,也不写九十九篇,只写三十三篇,然后汇集成册,作为“第一辑”发行推广出去。

  之所以定三十三的篇目,有个出处:三十三天,青云直上。

  算是取个好寓意了。

  褚秀才见他突然走神,司空见惯,却也不感惊诧,拿上四篇文章,赶紧到一旁抄录去。

  另外还有一篇,无奈被小倩抓在手里看。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