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7章 诗一篇_地煞之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诗一篇

  随着破境占宫,陈晋的感官越发敏锐,相对应的,观想感应之法也就越发高明起来。

  天地万物,包括自然景观,包括灵长人畜,皆可观感。

  只是能不能看出东西来,看出的又是什么东西,则是另一回事。

  看得多了,形式复杂,容易滋生出问题乱子,往往会导致杂念妄想,胡思乱想。

  所以才会分了庙系流派。

  陈晋建的文庙,但凡与之有关的一切,都隶属体系之内:书籍笔墨,人文世情等,囊括得颇为广泛。

  现在,他坐在春楼画舫之上,身边众人,济济一堂,都是读书人,其中大半考取到秀才功名的。

  一人一份气,气息凝聚到一起,顿时显得蔚然可观。

  陈晋自然不能直接汲取这些气息,他又不是修炼香火神道的。况且人多了,即使都是读书人,但因为各人脾性做派不同,从而使得气息驳杂,并不纯粹。

  气息浑浊,正如掺杂着砂石的食物,采服的话毫无补益,反会吃坏肚子。

  就算不去采服,单是观想,也会形成不好的冲击影响。

  他开法眼去看,很受就感到一种烦闷之意,像是呆在吵闹的环境中,人会觉得不舒服。

  当前的环境之下,可没有“观众生”的领悟了,汇聚到船上的人,基本可笼统成一种“人生”。

  “我去外面走走,看看风景。”

  说着起身,朝厅外走去。

  褚秀才一愣神,不觉得外面有甚风景可看,那比得过台上的风景?

  那可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姑娘们,面容秀丽,身段婀娜多姿,唱得哪一个婉转动人,扭得哪一个引人入胜……

  从没见识过这般场景的褚秀才,很快沉迷进去了。

  来到甲板上,陈晋放眼观望,见相邻不远,就绕着文庙附近的一片江域上,徘徊着五、六条画舫。

  画舫造型大同小异,挂遍灯笼,甚为华丽,灯笼上的字样,都是写着该春楼的名字,有“春华楼”、“玉台楼”等。

  今晚大会,众舫得了王氏和衙门那边的要求束缚,不能随处漂流,就在此处游弋。

  如此,才算符合“庙会”的主旨。

  再望远些,可见金碧辉煌的文庙高高地矗立在山上,庄严肃穆,自有一股神圣的形象。

  但在法眼视野中,见庙便是庙。

  陈晋在思索,今晚到底有没有异宝出世,又会在哪里出世?

  之所以选择登船而不是去庙中,主要是认为江面上的机会大一些,那地方志上便记载着“圣人过江,见文气泉涌”的语句,可见有来历的。

  当然,在未成事实之前,一切都是揣测。

  “我会不会是想到太多了?”

  突然间,他福至心灵,生出这么一个念头来。

  确实,自从《立言篇》的法门浮现,学了之后,种种行为,就都围绕着这篇法门来进行,日夜想着该如何“立言”,如何积攒“文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