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三章 欢迎来稿_大不列颠之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议会内部也因此出现了巨大的割裂,以夏多布里昂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自由派认为这纯粹是历史的倒车,是在压制自由,亵渎天赋人权的思想。而以布尔多涅为首的极端派则认为对于大革命的清算还远远不够。

  更令基佐几近崩溃的是,与他相恋多年,大他14岁的妻子,女作家褒琳·德·莫兰病逝了。

  或许是为了安慰丈夫,又或许是为了让他永远记住自己,褒琳在弥留之际帮基佐安排好了下一段婚姻,她将自己的侄女介绍给了丈夫,亲手帮他续了弦。

  而褒琳在离开的时候,仿佛也顺手将丈夫的坏运气一同给带走了。

  查理十世倒行逆施的恶果终于显现,为了平复国内愈发动荡的局势,他不得不进行了内阁改组,而基佐在索邦大学的课程也得以重新开设。

  在索邦大学中,历史学的基佐,哲学的库赞与文学的维勒曼组成了索邦大学的学术三剑客,他们在一起公开联合授课,每次课程都能吸引来数千名市民自发前来听课。

  这些市民当中既有年轻贵族,来自中等阶层的学生,也有下层社会的小商贩和士兵,甚至还夹杂着许多外国人。

  而雨果、大仲马、维尼等浪漫派文人也经常会来到索邦大学聆听基佐的慷慨演讲,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如今在巴黎各行各业都有基佐的不记名学生。

  这样的公开授课自然也使得基佐的名声越来越大,俨然成为了君主立宪派的领袖人物。

  而在七月革命之后,路易·菲利普在解决完国内的动荡局势后,也打算重拾路易十八时期的中间路线。

  所以,不出意外的,基佐于1832年再次入阁,而这一次,他将出任教育大臣,肩负起全国教育改革的重任。

  根据目前基佐提出的教育改革草案,这位重新掌权的中间派大臣提出了以下三点意见。

  第一,每乡设立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设立一所高等小学。教育经费由国库划拨,或者由地方征收教育特别税支付。

  第二,各省设立师范学校,并规定教师工资最低标准。

  第三,废止1830年以前由宗教团体和教会颁发教师资格证书的权力。教师合格标准改由政府机构统一制定与考核。

  哪怕是撇开基佐十年前与查理十世政府的斗争不看,单是看目前他正在做的事情,也不难理解为何雨果会高度评价他。

  在强权的面前,基佐没有弯腰。而当他等来了机会后,他又证明了自己不是一名只会空谈的学者,而是真的想要将这个国家变得更好的实干派大臣。

  虽然亚瑟不知道基佐在后面的几十年后到底做了什么,居然会如此惹人厌恶,但是至少在这个时间点上,这绝对是一位身上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辉的正人君子。

  尤其是当亚瑟看到了巴黎文豪们的各种骚操作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