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4.第两百四十四章改制(4)_明末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引起天下大乱!

  五位阁臣满心苦涩,却没有什么有力的说辞去劝天子收回成命,因为裁掉锦衣卫和废除屯兵制损害的是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但要对整个大明来说就是德政,他们要是阻碍德政的颁行,恐怕印象就不只是庸臣那么简单了,这或许就是天子给他们的第一个考验,你是不是能臣就看你能不能把事情做好,做好就是能臣做不好趁早滚蛋。

  朱慈炯当然知道对锦衣卫和屯兵动手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甚至后果,但让他平白拿出国孥去养数万如今中看不中用的锦衣卫,想想都荒谬的很,锦衣卫官僚会反弹?那就尽数杀了便是,改革嘛总得拿一些人头出来祭旗。

  至于数十万屯兵,尽管能够自给自足,可半点用处没有,废掉屯兵就能让大明多出几十万自耕农,开茛出来的荒地又能增加国库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可以让朱慈炯对新军将士承诺的军田落到实处,可谓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至于从屯田当中落得好处的官僚会不会反扑,朱慈炯巴不得他们反扑呢,连根拔除敢于跳出来反对的利益家族,至少能起到杀鸡骇猴的效果,为他以后土地大改时减少一些阻力,要让官僚集团从内心当中知道反抗天子改革就是和自己的整个家族过不去。

  朱慈炯改革和宋代王安石变法存在本质的区别,王安石变法能够顺利推行是因为得到了宋神宗的全力支持,但是宋代厚待文臣更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这条祖训就像是戴在宋朝历代君王头上的枷锁,宋神宗被套死,对于反对变法的官员只能逐出朝堂了事,但被逐的大臣尽管身不在朝堂,却不代表没有影响力,于是大批的旧派官员在野养望,引发出遗祸绵延的新旧党争,磨平了大宋仅有的一缕元气,乃至神宗驾崩王安石被逐,旧党成员再次操持权柄的时候对新党进行疯狂打压,新政最终不了了之。

  但朱慈炯不一样,大明可没有不杀文臣的好事,而且王安石变法是摸着石头过河,能否惠利于民不仅仅要靠新法本身还要看执行新法的官僚自身的道德操守,事实证明,执行官僚的道德水平很差,有些真正能够为民谋利的新法到了他们手里往往成了害民之政,就算神宗不死,新法最终也多半会以失败告终。

  可朱慈炯要改的革,依托的是后世健全的政治体系,甚至可以吸取全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这些改革举措经过时间的积累考验已经完全可以证明是对国家有利的,那么跳出来反对的只会有三种人,一是抱着祖制不放,政治眼光极其短浅,这种人不滚出朝堂给贤者让位,谁滚!

  第二种是因为新政触及自身利益,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这号的朱慈炯见一个杀一个绝不姑息。

  第三种是毫无主见只会跟风附和,为了反对而反对,甚至能罗列出一大堆反对意见,实际上又举不出新政不当之处,只是一心想谋取直名,这类人朱慈炯的处理意见同样是请他滚蛋,并且终身不再录用,狠一点还要祸及子孙……

  喜欢明末皇太子请大家收藏:明末皇太子20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