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5.第两百四十五章改制(5)_明末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弊等等。”

  五老稍稍松了口气,这什么大明时政报听上去似乎就是一个增大版的邸报,让士人百姓多了一个畅所欲言的途径,而且是匿名还不用担心被追责,今上裁撤了锦衣卫,就弄出这么个报馆,想要知道天底下发生的事情,怎么说也是无可厚非,是以五老谁也没把这样的‘小事’放在心上,可如果他们要是知道过不了一年半载,这大明时政报展现出真正的威力,数以千计的官员因为报纸披露后被调查,最终被罢官甚至斩杀的时候,回头想想今上当初轻描淡写的说建报馆时的场景,不知道会不会笑话自己目光短浅。

  “韩公公。”

  韩赞周一怔赶紧答道:“奴婢在。”

  “建报馆以及派人去往民间倾听百姓心声的事就交给你一手负责,下去的人不一定非要用宫里人,可以在民间自行招募读书人,按月发放月银,记住朕要看到的是真话,而不是歌功颂德的道德文章。”

  “奴婢领旨。”刚才朱慈炯说的那些话,韩赞周可是一字不落的听在耳朵里面,万岁爷对文官整体失望,那么对于他们宦官来说就是绝佳的机遇,如果他办好这件差事,而内阁没有办好交代下去的几件事,万岁爷必然对文官更加失望,那么宦官集团不敢说能取代文官集团,但以后万岁爷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办,必定会首先考虑内廷的人,那么内廷宦官离权势熏天就不远了。

  韩赞周如今可是司礼监秉笔大太监,他想拥有魏忠贤一样的权势却不想有魏忠贤那样的下场,魏忠贤为什么那么得熹宗皇帝信重,还不就是能把熹宗交代的事情办的妥妥帖帖,顺带着狠狠打击了失去皇帝信任的文官群体,如果不是熹宗英年病逝,魏忠贤的权势不知道还要延续多少年,崇祯一朝也不至于被文官祸害到那种地步,崇祯‘殉国’前不也是因为想起长兄临终前让他倚重魏忠贤的话,加上司礼监掌印大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若是厂公在,事必不至此’才幡然醒悟,最后收敛魏忠贤遗骸建坟立碑的吗?

  万岁爷如今年仅十六,多半是因为父皇的缘故对文官同样不信任到了极点,韩赞周相信若非天下还需官员去治理,没准这些官员早就被罢免一空,相比较而言,对宦官的信重就要好的多,看看苗大监,人家到了南京以后几乎没消停过,安置流民、组建新军、负责军工厂、北上救帝、督建梅山工业基地,现在更是直领一卫新军督办全民教育,手持天子剑诛杀十几名官员连眼睛都不带眨的,面对官员弹劾苗宣的奏章是什么态度?三个字!杀得好!

  当然,人家是陪伴天子长大的大伴,韩赞周比不了也不敢比,身为内廷宦官是最容易得到天子青睐也是最容易失去圣眷的,韩赞周比谁都会做人,加上他当南京镇守太监多年,做事的能力也绝不差,所以才能得到天子的信赖,最终没有选择文官而是让他北上押解满清太后皇帝和是数千万两金银入京,归根究底天子还是怕文官从中巧立名目谋取私利罢了。

  喜欢明末皇太子请大家收藏:明末皇太子20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