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2.第五百三十二章问题(中)_明末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角度来讲,东三省同样具备优势,首先是工业发展前景,东三省矿产资源丰富一直都是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朱慈炯也不例外,以后的工业发展中心是肯定以关外为主,关内为辅。

  其次是战略跳板,朱慈炯的战略规划一直都是以征服一块地盘,移民大批百姓进入其中进行民族汉化为主,完全与如无根之萍一般的殖民主义没有什么关系,历史上欧洲号称日不落民族的国家有好几个,尤其是以大英帝国为最,其战略主体就是实行小规模移民进行殖民为主,这些移民还不完全是落地生根,所以最终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洗牌,格局彻底改变以后,全世界还有什么地方是英国的殖民地?

  当然这也是局限于欧洲各个国家的人口因素,但朱慈炯不存在这个短板,汉人一向很能繁衍,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如今的人口翻上十几二十倍,完全不存在太大困难,等到大明的人口过上三五十年,规模达到七八亿甚至更多的时候,朱慈炯打下来的地盘还怕无汉民可以压过本土民族进行汉化式征服?

  所谓战略扩张和开疆拓土,其实说白了就是八个字‘北上、东进、西去、南下’。

  北上、东进,如今东三省乃至朝鲜都已经是朱慈炯的囊中之物,而且因为本土百姓汉化程度本身就很高,所以要实行有效占领,将之彻底纳入大明版图,化府治县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东三省作为战略跳板的功效就显而易见了。

  按照朱慈炯的战略目标,北边他至少要将后世的外蒙古彻底占领,在往北就是以勒拿河为界,一直打到普罗维杰尼亚,地图上就是与后世美国隔着一条白令海峡,当然这只是朱慈炯的意向,或许不会打到那么远,没有足够的汉民移民占领,最后的结局多半也是和前苏联一样彻底分裂出去,但北边蒙古朱慈炯势在必得!

  草原诸部如今是一团散沙,吴三桂能靠几千铁骑就占领接近五分之一的地盘,成为草原上首屈一指的大部,绝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草原诸部的人心不齐,就好像科尔沁部,数十万人口,带甲五六万,一心想的都是吞并小部落壮大自身,对于吴三桂这头先背明后背清的恶狼采取放任的态度不无关系,否则在吴三桂进入草原之初便起兵灭之,吴三桂的坟头估计都长草了。

  草原部落没谁愿意在有强敌在侧的时候去打恶战,部落实力的消耗很有可能就会给其它部落予可乘之机,这也是一个没有统一的草原最悲哀的地方。

  所以除非朱慈炯不对蒙古动手,一旦动手所能遭遇的抵抗,以及带来的战损不会大到让大明无法承受的地步,但朱慈炯肯定会将草原攻略放到十年以后,因为草原的根本问题是不适合农耕,即便现在趁其最虚弱的时候打下来,也没有足够以及合适的人口去大规模移民,攻伐草原对于朱慈炯来说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得不偿失。

  喜欢明末皇太子请大家收藏:明末皇太子20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