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八章 欧陆风云(三)_风起东南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断沙俄落后的军事动员体制使得俄国至少需要6到8周才能完成对我们的军事集结。而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完全有时间利用国内密集铁路网,迅速完成军事集结调动并在西线打败法兰西。这就是“三号计划”的基本战略思想,总结来说那就是打“时间差”。

  这要求我们右翼部队主力自动员下达后第12天前打开列日通道,第19日拿下布鲁塞尔,第22日进入法兰西,第31日达到提翁维尔——圣康坦一线,第39日攻克巴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然后我们才能调转兵力对付东线的俄国人。”施里芬回到。

  “阿尔弗雷德这个计划可是和之前瓦西德元帅的战略完全相反,他不是讲求巩固西线,先集中兵力打败东线的俄国人,再回援西线吗?”

  施里芬伯爵顿时来了精神,这可是推销自己军事计划的好机会:“虽然东线的沙俄600万军队确实是对我们有巨大威胁,可他们落后的装备和动员体系,就注定了他们不能在开战初期按照约定完成动员。而法兰西共和国却不同,虽然他们在普法战争中失败了,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军队就落后了。完善的交通和国防动员体系,完全可以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动员出几百万人,我们必须在短时间内打败法兰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拉锯战,所以西线我将79个师全放这边了,以期全力一击打败法兰西。”

  这种速战速决的战略方式很对威廉二世的胃口,也符合德意志帝国现在的情况,很快就拍板以三号备忘录为核心继续优化细节,制定战争应对方案。

  “在保证本土战略优势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积极寻求海外战线的支持。听说帝国在南洋地区的进展不错,对于东方我们是否有机会深度介入进去?”

  “南洋的地区已经进入拉锯战,如果我们深度介入反而会促使兰芳人和英国人之间一致对外,毕竟现在他们都将整个河属殖民地当成了自己的禁脔。不过倒是东北亚战争已经初见尾声,本帝国已经崛起。为了我们的利益,我们也应该在南洋和东北亚地区获得更多的军港,以支撑我们帝国海军全球战略的需求。”

  自从获得了兰芳共和国的军舰设计蓝图,现在德意志帝国打造了新锐战舰替换了老旧的军舰。可也成功激起了对面皇家海军的争强好胜之心,在之后的几年内陆续推出新的造舰计划,从最开始的对标到现在的齐平超越。

  这对德意志海军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不过在军舰设计及建造经验这一版块对于德意志帝国来说却是有难度的。除了有兰芳战舰参考带来了革新外,其他就没有什么新奇的了。在军舰大口径火炮上一直比不过,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相互借鉴,开始出针对性的方案。设计局只管出方案,至于船体的建造和大口径舰炮那就是造船厂和克虏伯的问题了。

  对此威廉二世很头痛,不过经过了此次外交事件后,他现在已经不把大英帝国当潜在可以争取的友好对象了,而是下定决心发展海军要与大英帝国一争雌雄。而皇家海军就是潜在的敌人,同时也开始加快世界政策德方案的推销,到处插手世界事物以彰显大国态度。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