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8章:不可性急,需徐徐图之_升官证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皓明领着向、魏两人往大庙里走,小和尚站在那儿恭候。他引导着三人往藏经楼走。这次没有上楼,到了一个天井边右拐,进入一间禅房。

  如果说上次是两三人密谈处,这儿倒是一间会客厅模样。一组“品”字沙发正对门口。竹素和孟老站起。

  竹素双手合十,孟老也学着竹素的模样合十。

  向、魏二人也只好合十。

  这样算是打过招呼。陆皓明作了介绍。竹素单手举在胸前:“客人请坐。”

  众人坐下,小和尚煮茶。

  竹素说:“魏先生的宝贝可让老纳一看?”

  魏海生把斜背在胸前的书包取下,从书包里取出一个泡沫盒子。边打开边说:“只可观赏。”

  与他们制的紫砂壶不同,这把壶通体发出晶莹透亮的白色光芒。因为不准摸,竹素和孟老躬起身子,上下里外察看。

  这把壶,浑身是洞。那一个个小巧的洞眼,遍布壶身,错落有致,仿佛是宇宙中繁星点点,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这些洞眼,有的圆润如珠,有的纤细如丝,有的曲折如钩,艺术家精心雕琢的杰作让人不禁感叹大手笔的神奇。

  这时,魏海生提起茶壶,往壶中注水,只见水进去,那些洞里却不漏半点水出来。孟老看不出个名堂,只道它釉色如玉,晶莹剔透。

  陆皓明一看,确实感觉到那釉色上乘,光滑如玉,细腻如脂,仿佛是婴儿的肌肤。

  竹素观察一会,看出了名堂。他说:“此壶应叫玲珑壶。这把壶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可谓是鬼斧神工。

  釉色如玉,晶莹剔透,说明它的材质非常上乘。浑身是洞,却又不漏水,说明制作者的手艺非常高超。这把壶,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件难得的珍品。”

  魏海生说:“对。我父亲说它就叫玲珑壶。”

  竹素对小和尚说:“去取纸笔来。”

  小和尚立即动身,一会儿取来纸笔。

  竹素在纸上画一个水滴状的东西,说道:

  “此为内胆。需在内胆胚体上雕镂出【玲珑孔】,再用特质的透明釉填上,看上去像洞,却不漏水。”

  他又画了一把壶,介绍道:

  “此为外壳。也需要内壳胚体上雕缕出【玲珑孔】。不再堵上,但要与内胆的玲珑孔一一对照。内胆与外壳有一定空隙,甚至可以插根火柴棍。只要不用力捅,内胆的玲珑釉是不会破的。

  然后内胆套入外壳,壶口用泥抹平,经过焙烧,缕花处明彻透亮,也确实有洞,看得清里面的茶水,却不外溢。”

  经竹素这么一解释,众人豁然开朗。

  孟老问:“既然您懂,上次何不解释呢?”

  竹素轻轻一笑:“我想见见真壶。这种壶最关键的是内胆与外壳上的【玲珑眼】要严丝合缝。让人看不出有内外两层。

  每个玲珑眼必须对齐,而壶身是有弧度、有曲面的,就算把这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