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7 你批臭小昏侯,我洗白小昏侯!_楚氏赘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个上书的董贤良就成了冲锋陷阵的牺牲品,肯定逃不了阵亡的命运。

  丞相府必定事后算账,董贤良丢了县令的官职事小,只怕命都保不住。而皇帝也不会去管董贤良的死活。

  他必须要批倒“岁举制”,必须要彻底证明“岁举制”不行。拿下战功,皇帝才会保董贤良。

  这需要一个源头。

  最好的源头,就是殿试优甲“小昏侯”。

  只要把小昏侯批倒,批臭,批的臭不可闻。那么,其他举子们连小昏侯都不如,自然全是一群庸才,把整个岁举制都会臭掉。

  这是唯一有机会,破掉岁举制的突破点。

  但是,御史们一旦攻击小昏侯,小昏侯手里可是有《大楚邸报》。小昏侯自己的战斗力也相当的彪悍,他反咬一口怎么办?!

  必须让小昏侯保持沉默,让他不开口。

  孔寒友下了决心,他伸出一根指头。

  执行一号方案!

  很快,旁边的御史便将这个暗示,传递了出去。

  ...

  楚天秀在金銮殿下众臣之中,正在百无聊赖之间,忽然旁边一名官吏朝他眨了眨眼,袖内递过一卷纸来。

  楚天秀纳闷的接过来,打开一看。

  正是他和董贤良谈的第一份协议,上面已经按了董贤良的手印。

  小昏侯保董贤良,而董贤良要欠下一个人情。这是董贤良的“卖身契”,一旦签了,就欠他小昏侯一份“天大的人情”,日后必须还。

  里面还夹带了一张小纸条,“小昏侯,若在朝堂上有言语得罪之处,还请勿要怪罪!”

  楚天秀笑了笑。

  那三份协议早给他不就得了,他早就开炮,助儒派轰击岁举制了。非要在这朝堂形势紧迫下,才肯交出这第一份协议来。

  “行。我闭嘴,你们随便骂!”

  楚天秀答应了。

  反正他小昏侯早就被骂惯了,多骂两下也不会掉肉。这份协议让董贤良欠下一个大人情,儒派是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的。

  楚天秀这边一点头,御史台立刻开始炮轰。

  “皇上,众所周知,小昏侯乃是金陵赫赫有名之纨绔,名声恶劣。

  但他是已亥年殿试头名,可见其余众举子是何等的不堪。

  我大楚长此以往,有何贤能人才可用?岁举制腐朽不堪,当立刻废黜。中正大儒,为朝廷选才。”

  一名御史出列,义正言辞道。

  众朝臣们,顿时看向小昏侯。又骂到小昏侯头上了,正常情况下,小昏侯是爵不会忍的。

  楚天秀却默不作声。

  谢胡雍坐在殿上,一直沉默不语。他是主相,眼前这较量,还不需他亲自上场。

  王肃副相冷笑。

  御史台又拿小昏侯当靶子,指桑骂槐,抨击岁举了!

  小昏侯默不吭声,毫无疑问肯定是收了好处,否则御史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招惹小昏侯这个劲敌。

  但是,御史台想要批臭小昏侯,从殿试头名上批倒岁举制,又岂是那么容易!

  丞相府又不是吃干饭的。

  “皇上,臣有奏!”

  王肃副相站了出来,也不反对,只是淡淡道:“陛下,小昏侯造昏侯纸,此乃我大楚文化大兴的祥瑞之兆。

  但是,朝廷郡县、民间,依然在使用笨重不便的竹简。

  臣请朝廷正式下令,以纸代简,通行天下!”

  大农令杨褚也上奏,缓缓道:“臣附议。‘以纸代简’所需费用,由大农令调拨。”

  大农令,管的就是大楚钱粮、税赋等相关的财政,相当于中央财政部。

  “卧槽~!”

  楚天秀顿时瞪大了眼睛,震惊了。

  昏侯纸已经在金陵城流行一段时间了,朝廷虽然在使用,一直没有下任何“以纸代简”的政令。

  所以,各地郡县,连近在百里远的丹阳县都还在使用竹简,更别说其它地方。

  这丞相府真舍得下本钱啊!

  居然这个关头,把“以纸代简”拿出来。

  一个县一日用掉数百、千张纸,大楚至少是日耗百万张以上纸。这还只是最低级的使用量,等完全推广开来,日用千万张那也是寻常。

  没有丞相府下令,这断然是做不到的。

  纸张价钱还比较昂贵,没有大农令的财政拨款,大楚百郡千县的衙门也根本无法推行以纸代简。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