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三章 秘鲁,这就是战争_混在美洲的新大明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及商船船头甲板上的船主款长明灯。

  那些敢于反抗水手的华人也被找了回来,领头的华人青年正在向李明启说着他们这一路上的见闻。

  “万…陛下,您是不知道,船上过的才叫惨呢…”

  听着这名青年的讲述,李明启对照着自己脑海中的资料,逐渐捋清了海上的情况。

  每个被掳掠来的华人,在船上占有的面积不足12平方英尺,只能屈膝坐在原地。

  过度拥挤的环境、污浊的空气、极差的食物、肆虐的疾病再加上贩运者皮鞭木棍的殴打。

  从澳门到卡亚俄港(秘鲁首都利马港口)航行的一百二十天中,华人们的死亡率极高(包括病死、饿死、打死、自杀等)。

  并且这些华人也不全都是自愿出海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被用各种手段弄到船上的。

  那些洋人以开发美洲农业为借口,先后以澳门、香港为根据地,设立了许多监狱式的‘招工馆’。

  它们雇佣地痞、流氓和恶棍为招募人。用花言巧语、赌场、妓院、药酒和绑架等手段,把东南沿海的农民、渔民等骗入或强行拉入‘招工馆’。

  其中,最常用的便是欺诈手段,他们声称秘鲁的‘一年只等于中国的六个月’,‘一个比索等于中国的两个银元’等。

  吸引那些贫苦的华人进入招工馆后,人口贩子公开使用暴力胁迫劳工在合同上签字。

  一但签上字,他们便完全失去行动自由,几乎再无可能重返家园。(伪清,我曰你祖宗)

  当时贩运华工的苦力贸易,甚至比非洲奴隶贸易全盛时期还要更胜一筹。

  但,就是这样的历史,在后世某些百科网站上竟然浓缩成了一句话:

  “秘鲁的奴隶制取消后,中国人在1850年代开始进入该国工作,并成为有较大影响力的族群。”(这才是数典忘祖呢)

  听完这名年轻华人的讲述,李明启眼中的冷意越来越重。

  天刚黑,舰队就在另一处秘鲁沿海小镇的港口停留,半夜才重新启航。

  船队中又多了几艘载满了华人与物资的商船。

  而那处小镇的废墟之上,矗立着十几座有李明启亲自题字的水泥京观。

  天还未亮,舰队又遇上了一个沿海的小镇…

  就这样,走走停停,等到新明皇家舰队靠近秘鲁的首都利马时,已经膨胀了不止一倍。

  而秘鲁的沿途多出了一些对将来的历史有着深刻教育意义的古代文物。

  因为沿海不光有小镇还有大一些的城市的原因,所以新明皇家舰队的事情不出意外的已经传到了利马。

  利马这座城市在西班牙统治时期就是总督府的所在地,现在更是秘鲁的首都。

  秘鲁的大统领卡斯蒂利亚,在总督府换牌之后的总统府中焦虑不安的来回走动着。

  这时,一名秘书敲开了他书房的门。“大统领先生,这是陆军发回来的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