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5章 草莽孤臣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乡,也不附和,

  这使的刘宗周成了京中公认的迂腐书生,所以在京仅呆了三年,他又回到家乡继续教书著说。

  再次出仕,已经是天启元年,他也已经四十四岁了,二十四岁中进士,结果硬是蹉跎了二十年。

  起为礼部仪制司添注主事,一个闲职小官,但他初四进京,十六日履职,二十五日就上疏弹劾魏忠贤。

  要不是大学士叶向高等力救,直接就要被魏忠贤六十廷杖打死。

  但刘宗周就是这么一个迂腐的人,之后仍然继续迂腐,仍然不断发表着一些迂腐的言论。

  之后天启崇祯的动荡中,他被授过通政司右通政,结果不仅辞职还要弹劾魏忠贤,最后落得个革职为民的下场。

  等崇祯元年第四次出仕,授为顺天府尹,朝见皇帝时,还未履职,这书呆子就给皇帝上疏,直接劝皇帝不要急功近利,要用尧舜的仁义之道治国,甚至直接指责皇帝的一些作为。

  好在当时崇祯虽年轻,但对天下有名的大儒刘宗周还是比较尊重的。

  刘宗周做顺天府尹,可此时风雨飘摇,他一介腐儒虽忧国忧民,但也无济于事。

  后来这书呆子还是得罪了温体仁周延儒这两奸臣,他们可容不得这种腐儒的指责,不断在皇帝面前说刘宗周迂阔,就是个书呆子。

  皇帝也渐渐不耐烦刘周宗的嘴炮,刘宗周这顺天府尹也干不下去,只好天天写辞呈,崇祯三年被批准,继续回老家讲学。

  因为在回家路上还给皇帝写奏章,指斥朝政,因此被下旨革职为民。

  这一次,他在家又呆了五年多,崇祯十四年,皇帝才想起有个刘大儒,特旨让他起用为吏部左侍郎。

  他多次力辞,最后没办法第二年入京,到京后改授都察院左都御史。

  他一上任,就上疏,说民少而贼多,官增设而愈坏事,今缓一份催科,便减一份盗贼,省得一人差遣,便息一方骚扰。

  结果没多久,皇帝召大臣中左门问政,刘宗周又因为指责皇帝让锦衣司将言官下诏狱,有伤国体,结果再惹怒崇祯,下令将他革职,还让刑部拟罪,最后在其它大臣劝说下,才划掉刑部拟罪四字,这次仅当了两个月左都御史,又革职回家。

  回家路上不太平,走走停停,到家已经是崇祯十六年六月了,次年三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自缢,五月,刘宗周才得知讯息,立马要求浙江巡抚出兵北伐,还给高杰、黄得功、左良玉等写信,要求会师讨贼,甚至还招募义勇。

  后来福王继位南京,诏命他起复原官,在路上,就连上四疏,甚至以国家沦丧为由,给自己取了个新号,草莽孤臣,写奏章等只署这名。

  他人未到南京,却已经数道奏疏弹劾高杰、刘泽清等人,后来还弹劾马士英结党营私,在京口,正好碰到浙江巡抚的兵跟江防明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