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88章 金大帝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甚至能攒下几世都赚不到的财富。

  “黄金我们手里头也没多少,但能想办法兑换一些过来,只是也比较麻烦,而且乱世黄金,银换黄金别人也不太愿意,这里面成本不少,”说着,杨国海拿出一张单子,上面详细罗列着金银、金铜兑换的具体比例。

  不同的银子,升水降水。

  一两黄金,得兑换十六两足银。不是九三五的纹银,也不是九四银,而得是百分百的足银。当然,实际足银很难得,所以张集要银换金,他的银子到时就得按成色,升水。

  比如成色九四,那一百两,还得额外再加六两。

  一两黄金,换十六两足银,这个比例极高了。

  张集却只是犹豫了下便同意了。

  至于铜钱或铜料,各种不同的铜钱,也有不同的兑换比例,先折兑成足银,再兑黄金。不同的铜钱,含铜量不一,所以只按铜来兑银,而不按面值。

  铜料则直接以铜价计算。

  最后还要被杨国海扣一笔兑换手续费,张集也同意了。

  “我们就一个要求,希望兑换的黄金,能是南边的龙雕纹的金币。”

  大明绍天朝户部铸币局发行铸造的龙纹银元,凭借着精美的工艺,良好的防伪技术,加上凭面额便于使用等,现在很受商家百姓喜欢。

  而皇家铸币厂还铸造发行了金龙元,纯金金币,足一两,正面还是朱以海的头像,背面是金龙浮雕,边上还有齿纹防刮削等,这些金币铸造的也很精美。

  尤其是足金一两整,使用时比较方便,不用再鉴定成色、兑换升水等,比大小黄鱼还好。毕竟一根小黄金,更容易造价,而这种一两的一枚金币,有这些浮雕齿纹图案,想造假可没那么容易。

  “可以,一枚金大帝,换十六两足银。”

  如今南边金银兑换比率,大约是一金换十三银,在北方则大约是一金换十四或多点,一金换十六银,这里面利润已经很高了。

  至于铜钱铜料兑换成金子,其实杨国海也不会亏。

  大明其实一直挺缺铜的,尤其是如今战乱,大明主要铜产地的云南深受影响,加之日本之前对明铜料贸易交少,都使的缺铜的大明,铜料价格大涨。

  而铜又是铸钱,甚至铸炮的重要原料。

  要不是现在绍天朝实行的是银本位制度,铸造银元为主要货币,若还跟唐宋一样用铜钱为主的话,那肯定会有严重的钱荒的,可能跟唐朝一样,又得拿绢布也兼充货币了。

  铜钱做为小额货币,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日常交易很不方便。

  另一方面,现在绍天朝铸的铜币、铜元,都是锚定银元,规定一银元折一千铜钱,所以根据铜料时价,会相应调整铜钱的重量、大小、含铜量,以尽可能让一千铜钱,差不多价值一银元。

  铜贵,就减少铜含量,铜跌,就增加铜含量,以保持银铜的汇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