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五章 超大型的城市综合商业体_神豪之我有亿家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增加商场的人气?

  而住宅边上有大型商场,又是一个极大的卖点,能让房子卖的更好更快。

  谢氏集团就是很好的抓住了这些要点,才让他们每个楼盘都能在很快的时间内销售一空,比一般的地产项目的销售周期要短很多。

  这其实就是千达广场的第三代模式。

  相较于第一代、第二代那种以单纯的千达广场为主的纯商业模式,第三代更成熟且更具备城市地标的特性。

  当然,千达广场还有第四代,但那已经不叫千达广场了,而是叫千达城,又名千达文化旅游城。

  相较于第三代上百万平方就称得上是超大规模来说,千达城直接在这个基础上翻了几番,至少都是三四百万平方起步。

  这已经不能称之为一个城市商业综合体了,而是一个大型文旅项目!

  只不过第四代并不多,全国都只有十几家。

  真正普及全国的,眼下人们经常看到的、经常挂在嘴边提及到的千达广场,基本上都是属于第三代产品。

  回过头来说,靠着以售养租,把千达广场周边的住宅、写字楼等出售收拢了大半资金后,谢氏集团才得以继续扩张这个模式。

  然后就是源源不断的复制,快速的攻城略地,增加他们手中自持的千达广场的面积,增加重资产。

  这些,就是谢氏集团在之前重资产时代的标准化模式,眼下三沙市的这个千达广场,就是前几年谢氏集团的产物。

  而曹兴宇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之前他研究过一阵子千达广场。

  收回思绪,曹兴宇的目光聚焦到了纸张上面的内容上。

  “5栋千达国际甲级写字楼,地上48层,地下两层,每层4000+平米,合计总建筑面积达101万。”

  “谢氏集团自持其中2栋,还有3栋则是持有其中近50%的面积,另外50%出头的面积已经对外出售。”

  “总计自持67万平方。”

  “目前该写字楼市场价万一平,综合打包折扣价按1万一平出售,估价67亿。”

  “另外考虑到自持的那两栋楼整体出售有溢价的情况,估价70亿。”

  “备注:该资产现有银行10年期经营性贷款25亿。”

  “扣除贷款,最终估值45亿。”

  看完对方列出来的第一项资产,曹兴宇沉思了起来。

  他的第一个感觉是,这个价...

  有点虚高!

  虽说表格中写着是比市场价低2千的价格进行的估价,但...

  “千达广场第三代模式,其中的住宅和写字楼按道理那都是应该在当时就售出去以收拢资金才对...”

  “眼下对方竟然还自持了超过60%以上的面积,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了!”

  曹兴宇没记错的话,每一个千达广城的模式中,谢氏集团旗下自持的物业一般都是千达广场以及孪生的千达影城、千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