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71章 提议重修洛阳乾阳殿,就是对于迁都_大唐第一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足,然而随着大唐国泰民安,承平之下,关中的人口暴增。”

  “如今,一岁需要一百三十万石粮食运入关中,方可满足一年之需。”

  “一百三十万石……”程处弼听到了这个数字,不禁牙疼地吸了口气。

  以这个时代的人力和畜力运输来搞的话,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今年,关中再遇旱情,父皇不得已,只能效法前朝,率文武百官,以及十数万兵马东讯洛阳,其实也就是到洛阳就食。”

  程处弼点了点头,就食这个词比较中性,比讨饭好听多了。

  “父皇临离开长安之时,就曾经跟小弟我深谈过,就曾议及,若是我大唐建都之地,不是长安,而是洛阳。”

  “那不知道能够少多少麻烦,可惜……”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白眼一翻,李承乾提及的这个话题,与那李恪当初叽歪的如出一辙。

  程处弼毫不犹豫地直接给出了自己觉得理所当然的答案。

  “那就迁都呗。”

  “……迁都。”李承乾没想到处弼兄连想都不想,直接就给出了这么个答案。

  不禁牙疼地吸了口气。

  “处弼兄,迁都,可不是嘴上说说。”

  “这我懂,不光得说,还得做。不过依臣之见,关中真的太小了点,已经完全不适应我大唐未来的发展步伐。”

  “臣之前也跟吴王殿下聊起过这个话题,前朝的杨广,已绝对数疏通天下运河。”

  “令江南之粮,可以直运至洛阳,可是,洛阳与长安之间,洛道不畅,十分艰难。”

  “若是行陆路,那就需要耗费无数的人力与物力。”

  “而且关中的人口,未来只增不减,臣听吴王殿下提过,武德年间,只需要输入关中二十万石,可足关中之食。”

  “而今已然涨到了一百三十万石,这才不过二十余载。”

  “若是再过三十年,那这个数字,怕是翻上一倍都不够,能运得过来吗?”

  李承乾坐在那里,听着处弼兄畅想三十年后的画面,一想到那原本就车水马龙的官道,全都是运粮车。

  那条时不时就会给你表演一下什么叫缺水干枯的永通渠里好好欣赏欣赏那些被迫搁浅在里边的运粮船。

  “所以,综上所述,唯有迁都,才可以解决这个大问题,不然,长此以往。”

  “怕是我大唐的皇帝,指不定隔三岔五就得逐粮而走,蹿去洛阳就食。”

  听到了最后这一句,作为大唐皇太子,未来的大唐皇位继承人,一想到自己动不动就得屁颠颠地率领文武百官,十数万大军往东都就食。

  只能把虎头虎脑的呆萌儿子李象留在长安监国,不禁一阵头大。

  “可是处弼兄,迁都,可不是那么好弄的啊,其实,其实……”

  “其实什么?”看到李承乾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程处弼不禁奇道。

  “其实我父皇,贞观四年就曾东巡东都,就食洛阳之时,提议重修洛阳宫中的乾阳殿,就是对于迁都的一种试探。”

  “这是我父皇,此番离长安往东都就食之时透露的。”

  “你的意思是说,你爹也有意迁都?”

  李承乾有些紧张地一阵张望,确定那宁忠此刻正孤单寂寞冷的立身于亭外,亭中没有闲杂人等,这才压低声音道。

  “处弼兄,此话出我之口,入你之耳,万万不可让第三人知晓。”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