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0节_鬼谷子的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一阵儿,苏秦终于抬起头来,呆呆地望着张仪渐去渐远的背影,望有一时,重新将头垂下,闷头坐在石头上。

  不远处的树影中,玉蝉儿在那儿又站一会儿,一双大眼忽闪几下,转身离去。

  翌日,太阳又从东方升起。四人络绎来到藏书洞,开始了新一天的选读。

  不知怎么的,这一日玉蝉儿竟是没来,开柴扉的是童子。

  看到玉蝉儿不在,四人心头一阵宽松,至少不必再去赶那要命的一炷香辰光了。尤其是庞涓与张仪,一下子没有师姐的约束,狂放的本性也就完全放开。

  走进洞中,四人如往常一样,直奔自己早已看中的书。庞涓找到《六韬》,张仪昨晚受到肯定,将庄子的另一卷书抱进怀中,孙宾找到一册《礼》,拿在手里。苏秦在一大堆竹简跟前停住脚步,默思许久,找了条绳子,将其全部捆扎起来,正要扛上肩去,眼睛一亮,赶忙放下,走到一边,依旧拿起那本这些日子来他几乎天天要看的《道德五千言》,一下子迟疑起来,似乎在权衡该选哪一本。

  庞涓拿着书走过来,见他一下子占住这么多书,惊道:“苏兄,你选了什么好书?”

  苏秦侧身挡住,口中嗫嚅道:“没——没选什么!”

  庞涓见苏秦躲躲闪闪,越发好奇,硬挤过去,强行扳过竹简,细细一看,呵呵笑道:“我说苏兄,我道是什么宝书,又是《道德五千言》!咦,这堆竹简不是《诗》吗?不瞒苏兄,这些东西是在下十岁之前就已熟记于心的!”

  苏秦大窘,面色涨红,埋下头去。

  张仪听得真切,缓缓走过来,挑战似的望着庞涓:“在下方才好像听到有人在这里显摆,在下耳背,没听清楚,有人在十岁之前将什么东西熟记于心了?”

  庞涓斜他一眼,哈哈笑道:“有人没听清楚,在下再说一遍。在下两岁识字,四岁知礼,六岁通《诗》,八岁诵读《道德》,十二岁读书破万卷!”

  张仪冷冷一笑:“在下还以为有人出生之前就会读书呢,原来技止此耳!在下一岁识字,三岁知礼,六岁通乐,九岁读书破万卷,十二岁时,在下已粗通六——”

  张仪的“艺”字尚未落下,舌头却是僵在那儿。

  庞涓感觉有异,扭头一看,玉蝉儿不知何时已经站在门口,脸上一热,赶忙背过身去。

  玉蝉儿冷冷说道:“张士子,说下去呀,你粗通六什么来着?”

  张仪面色大窘,支吾道:“师——师姐,我——我——”

  玉蝉儿的目光逼视张仪,鼻孔里哼出一声:“张士子一向伶牙俐齿,今儿怎么结巴了呢?是不是‘粗通六艺’呀?‘粗通’一词也太谦让了吧,应该是精通才是!”

  张仪涨红了脸,恨不得寻个地缝钻进去。

  玉蝉儿将脸转向孙宾:“听说孙士子是天下名将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