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章推波助澜求收藏_从海底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尚柏山也不再抓着良小九上纲上线,自己拍了一段“螳螂”的视频,准备拿回去投稿给市里的电视台当简讯插播,就招呼着特警队长收队返回了。

  临走的时候,也不忘了跟马宁套近乎,他对于马宁这种青年才俊也是倍加欣赏,尤其是听过马宁那些造福军警的设想之后,就对他更是刮目相看了。

  目送着尚柏山带着良小九离开,马宁也是准备结束本轮次的测试了。

  下山的路上,他掏出手机,找到良小九的视频,忍不住一键三连,还转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里。

  和马宁一样,做着同样事情的的人不在少数,加之这段时间,科幻题材的电影电影大行其道,这种消息最容易炒热。

  于是,一阵关于海盾和“螳螂”的热度正在悄然蓄力。

  网络时代的消息传递的非常迅速,这个蓄力过程也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就在当晚,钟山市电视台插播一则“海盾科技开创新篇,网友误作外星入侵”的简讯后,基于良小九的视频热度,海盾、外星科技这两个词就迅速走热。

  一个名为“钟山市黑科技产品”的话题很快被顶到了热搜榜上。

  这也是良小九重新上传了辟谣视频后,将整个热点风向给带正的效果。

  尽管没有了“外星人攻打灰星家园”的担忧和惊魂,但是“螳螂”那科幻的外形,以及视频中体现出来的高效工作状态,也是引来了一大波热评。

  原本,良小九的视频只是活跃于猎奇区,但随后,这视频和相关信息,就被科普区甚至是鬼畜区给借了去。

  更有一些视频博主搜集了更多详细的资料把海盾、马宁前段的新闻信息剪了进去。

  这一下,马宁和海盾公司彻底出了名。

  对于这些事情,马宁也是坦然待之,毕竟这波意外操作,又给海盾公司带来了不少的实惠。

  这其中就包括徐工伸过来的橄榄枝。

  在测试完成的当晚,徐工技术员钟鸣就将自己拍摄的视频穿回到了徐工的科研中心,并且还跟他们中心的主任通了一番电话。

  电话里,他阐述了自己要求跟海盾展开深度合作的想法。

  但是,科研中心的主任并没有立即给出回应,他毕竟是搞科学研究的,商务上的事他不懂。

  再加上自己的手下盛赞别家的产品,他也是有些小不满的,所以就只是把视频给发到招商部的邮箱里后就不管了。

  但是经过两夜一天的发酵,海盾在网上火了、“螳螂”也在网上火了。

  而徐工的领导层也有人关注到了相关消息,一阵询问之后,就看到了钟鸣拍的视频,立刻叫来了钟鸣了解详情。

  当天上午就召开了一个会议,讨论起了跟海盾的接触和合作事宜。

  这件事儿,由不得他们不着急,网上信息传播的飞快,如果他们不加快速度,到时候让别人占了先机,那在可就是追悔莫及了。

  当然,让徐工领导如此迅速高效的原因还有另外一层,那就是他们对“全地形挖掘机”也有着近乎变态的执着。

  这些年科研攻关,始终给“全地形挖掘机”的进化和大型化留有余地,无奈材料以及各种科研难题挡路,一直让他们进展缓慢。

  此次,海盾的“螳螂”,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所以,在钟鸣回去隔了两天之后,他就又带着营销部,科研部的负责人再次南下,直奔海盾。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