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乌纱帽_清末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就好。规制很重要,早点确定好早点发展工业。”杨锐点头道,“不过我们不能只定规制,各厂的零件、工艺、各类标准都要做到统一一致,要做到汉阳的枪机沪上也能用,沪上的螺丝汉阳也能装。干脆,工部设立一个标准委员会吧,把一切的标准都写成文件,然后推而广之。”

  一个度量单位的讨论被杨锐上升到标准委员会,徐华封有点干愣眼,他站起来抚着胡子在屋子里度了几步,而后才道,“你说的这个是不是就像东北的大豆分等级啊,一个分选站分出来的豆子和其他分选站分出来的豆子都是一样的?”

  见徐华封这么理解标准委员会,杨锐笑道,“华封先生,这是也不是。其实这个标准委员会,就是要全国的工厂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变成一个工厂。或者这样说吧,现在拖拉机只能在通化造,我们要做到的是,当需要拖拉机产量要扩大的时候,全国其他工厂能很容易就生产拖拉机零件,然后这些零件全部拉到一个地方,拖拉机能很快的组装起来。这不但需要生产同样产品的各厂,规制一致,工艺、各种标准也必须一致,甚至连不同产品的零件也必须通用,要不然全国各地零件拉到一个地方,要么尺寸不对,要么质量不符、要么成本太高,反正是组装不了拖拉机的”

  “啊!”徐华封惊道,“竟成,你……这怎么能做到?!”

  看见自己把徐华封吓倒了,杨锐不好意思的怕了拍脑袋,想着怎么和徐华封解释这个东西。其实,社会科学的发展比如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相辅相成的,杨锐大学的学的是管理,一百年后的管理科学,和现在的管理技术有着天差地别。当科学管理之父费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还在苦读杨锐八年前出版的管理学概论英译本时,当福特还是试验调整流水生产线时,太先进的管理科技只会把人吓着。

  这个年代,和大规模生产相匹配的社会科学理论才冒出新芽,杨锐就迫不及待的把大规模生产的后续,柔性生产提了上来,这不是用拔苗助长能形容的,这只能说是拔土助长。大规模生产时代,因为是卖方市场,生产多少就能卖出多少,竞争特别是产品差异化竞争极为有限,有的,也是只政治竞争、成本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一种产品,同类产品的生产线只能生产同类,但规格不同的产品,杨锐却想让同类产品的生产线能生产同一种规格的产品,并且更夸张的是,他还要求不同产品的生产线能生产相同规格的产品。这就等于不但要求每一只鸡下的蛋都一样,还要求鸭、鹅、甚至不会下蛋的猪,都能生出一样的蛋来,这难怪会让徐华封如此惊异!

  徐华封惊异,但杨锐却是劲头十足。在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