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蝴蝶_清末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转身看着头顶挂着的尼古拉二世的大幅画像大声喊道:“皇帝陛、皇后陛下、俄罗斯帝国,乌拉!”

  总司令带头喊乌拉,在坐的诸人也只得起身。一起高喊着乌拉。不过远东军第二军团司令官连年卡姆夫中将在喊乌拉的时候脸上却带着蔑笑,作为十年前就在奉天拿砖头和萨姆索洛夫互殴的骑兵将领,他认为高级鉴定委员会那些人可以全部拉去枪毙。萨姆索洛夫这样连一个军都无法有效指挥的庸才现在居然指挥两个军团,简直是俄罗斯的悲剧。

  时空随着中华的崛起而转变。本该因为指挥不利死于坦能堡的萨姆索洛夫上将现在意气风,第二天他不顾参谋长劝阻。命令司令部搬出哈尔滨搬到火车上,按照他的说法,是要和部队一起前进到奉天。

  车轮滚滚,最先抵达扶余的是西伯利亚第一军团,而后是阿穆尔军区的两个步兵师和骑兵师,但半个多月的准备,整个扶余城南面十公里外全是堑壕,按照骑兵的侦测,中队的堑壕从西到东一直绵延二十多公里,南北纵深十公里,两侧也一直蜿蜒到松花江边;为防止俄军炮艇包抄后路,江面已经布满了水雷。而在北面主阵地上,中队火力极为凶猛,光是部队的迫击炮、掷弹筒以及机枪就足以封死所有俄军的进攻,另外他们的野炮虽然只有75mm炮,但射程和威力并不俄军火炮差,特别在飞艇校正下火炮的准确大大过了俄军。

  赶到前线的萨姆索洛夫上将不用望远镜就看见了中国人巨大而臃肿的飞艇,想着那个东西是德国货他心中就是恼恨,虽然日俄战争时他和杨锐同为一条战线,并在当时对这个为俄军守住后路的勇敢中国人深具好感,但此人万万不该和俄罗斯的敌人德国走在一起。

  度过拉林河铁路桥,火车再行了二十公里,等到扶余火车站的时候,萨姆索洛夫上就看见第一军团司令官米西琴科已在那里等着了。和总司令萨姆索洛夫上将一样,高等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也使得骑兵军军长米西琴科升了官日俄战争以后俄军全面整顿,不再以师为核心单位,而是还是以军为核心单位,正常每个军会有三个师,每个军有一百零八门大小火炮,六十四挺马克沁机枪,总兵力达四万八千人,这比之前那种只有两个师两万四千人的军大多了。现在米西琴科就指挥着远东军的第一军团,下辖两个军,总兵力近十万人,而连年卡姆夫则指挥第二军团,兵力相近,剩余部分则是原来的外阿穆尔军区、也就是护路队的两万两千余人,但这些人基本上是护路的,不参与前线战斗。

  此次对中国开战,以6军大臣苏霍姆力诺夫的看法,就阿穆尔军旗、伊尔库茨克军区调动现有部队就行了,二十多万俄军足够成为压倒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