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15章 尊师重道(二合一)_重生之投资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航天市场是一个远远被低估了的市场。

  自八十年代初里根宣布星球大战计划后,美苏两国都在航天领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航天事业也迎来了一个短暂的爆发期。但好景不长,随着苏联的解体,星球大战计划已无必要,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十年,除华夏外的其他航天大国均不约而同的降低了航天预算。

  罗刹就不用说了,政体改变后,当然没人再关注短期内看不到任何效益的航天事业。

  关键是美国。

  美国一个国家,在航天领域内的投入,比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克里顿政府在去年批给NASA的预算是127亿美元,预计明年会下降至125亿美元,克里顿政府承诺,在卸任前,将把NASA的预算控制在120亿以内。

  任何一个机构,健康的预算应当是每年上涨的。一方面因为通货膨胀导致货币始终处于贬值过程,另一方面,随着组织生存的时间越长,在什么都不变的情况下,相比上一年也需要更多的预算。

  固定资产、设备的折旧、员工的工资,毕竟都是要上涨的。

  但现在,克里顿政府非但没有提高预算,反而把NASA的预算一降再降,最终导致的结果,NASA的损失可能远不止少的这十几亿美元的预算。

  少了十几亿美元,看上去少了百分之十左右,但实际上,NASA每年的固定花销可能就不止80亿美元,只有四五十亿是用在研发上的,少了十几亿,可能就意味着20%-30%的研发经费人间蒸发了。

  减少固定费用?不好意思,这是不可能的。组织有不停扩大的本能,不可能主动减少固定费用,因此,最后吃亏的还是前线研发部门。

  在目前这个历史阶段,美国航天事业的停滞就意味着世界航天事业同样陷入停滞。

  纵观全球,可能也只有华夏依旧在潜心钻研,希望能够用这宝贵的时机缩小与美国在航天方面的实力差距。

  但这样一来,全球卫星发射市场就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竞争阶段。

  自五十年代末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到太空一来,四十年的时间,人类已经向太空中发射了近两千颗人造卫星。随着无线通讯和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每年发射升空的人造卫星数量节节攀升,尤其是商用卫星,进入了发展的爆发期。

  但恰在此时,全球的航天事业陷入停滞,火箭发射次数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大批商用卫星等待发射,最长的排期甚至排到了五年以后。

  就连NASA自己的卫星,都在排队和四处寻找其他的发射平台,更不用说这些商用卫星了。

  这时候如果有人跟NASA说,我比你自己发射便宜20%,而且能马上发射,不用排期,NASA保证连自己的火箭都不用了。

  这就是商机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