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9章 大事_铁血残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罪。

  那些人犯的家眷那天被快班一番惊吓,已经不敢再围在县前街,但都请托了关系找刑房活动,桐城是个小地方,那些关系绕来绕去,实在找不到也可以找那些帮闲,最后总是能寻到刑房或南监的人。

  他们想把自己亲友的罪名减小,主谋的要变成从犯。

  刑房和牢子都不是善男信女,自然就狮子大开口,减罪的底价至少二百两,那些帮闲作为中间商也是要赚差价的。

  这几天时间竟然发展出了完整的产业链,把那些乱民俘虏当成了唐僧肉。

  作乱时抢得多的乱民可能出得起,但有些根本没分到那么多,士绅那边的打行又在追索,很大部分已经被收回,那些乱民家眷哪里还拿得出来。

  人犯中一个叫张采的,他媳妇被打行追回了大半脏银,为了救张采又求到刑房一个书手,银子不够用,那书手便强要了那女人,最后还没得个准话,那女人回去越想越气便上了吊。

  虽然最后被家里人救下,但事情就此被揭发出去。

  这两件事叠加在一起,县城中百姓的民愤又被激发起来,城中传言纷纷,有人在串联闹事,昨日出门的两个壮班的衙役就被百姓在南门一顿痛殴。

  上次民乱的主要目标是士绅和家奴,乱民甚至尽量避免和官府冲突,这次如果动乱再起,可能会加上桐城县衙。

  所以对杨芳蚤来说,形势依然十分凶险,万一民乱再起,他必定要丢官不说,还很有可能性命不保。

  在原本的历史上,汪国华被抓后经过大街押送往县衙,半途得知可能不算他谋取黄文鼎的功劳,汪国华便在街市之上吵闹,想把背后的隐情公之于众。

  结果汪国华刚说得几句,便被某乡绅家的健仆从背后当街刺死,此事再次激发民愤,而且不再是针对家奴,而是直接针对乡绅。

  士绅惊恐之下只能邀请池州兵进驻,就是潘可大所部,桐城从此一直有军队驻扎。

  而此时因为庞雨隐藏了汪国华,所以此事并未发生。

  但乡绅和胥吏总会作死,把事情朝不可收拾的方向推动。

  士绅那边杨芳蚤无力约束,但他可以对刑房恼怒,民乱之时刑房就剩两三个人当值,没起到任何作用,好不容易平息了又来添乱。

  周县丞原本也对那司吏不满,两人一番合计,杨芳蚤已经打定主意,虽然他是个代理知县,但与新知县交接的时候,无论如何要建议新知县把刑房司吏的考评打个不合格。

  杨芳蚤对庞雨更加信任些,想想之后道,“后面那审讯之事,每次听审不能只有刑房的人,便由快班和刑房一起办。”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