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八章 茅山道术,捞尸一族_风水异闻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茅山一脉,我从书籍中有过了解。

  其中有一茅山支脉,傍水而生,遇激流险滩定居,专替人从水中打捞尸体为生。

  这一脉修士,能识水文,无论是多么汹涌的急流,尸体死去多长时间,都能够打捞得上来。

  不过,像老者这样,用特质工具钓来尸体,从尸体上搜刮钱财的,我还是第一次见。

  我疑惑问:“你就是靠捕捞尸体,搜刮遗物为生?”

  “小哥说话别那么难听,这不叫搜刮,只是和死去的亡灵做个交换而已。”

  老者笑呵呵的解释说道:“每次捕捞,我只拿一件珍宝,且每个月只出海一次。”

  “间隔一个月时间里,我会为珍宝的主人超度诵经,助他们脱离苦海。”

  “因此,他们巴不得把身上的宝物送给我。”

  从刚才打捞尸体的过程可以看出,老者并没有说谎。尸体被取走宝物后,并没有生出怨气。

  且老者的身上,并没有阴煞之气,反而是一派祥瑞之相,足以见得是积阴德之人。

  我继而问道:“老先生,这罗刹海域内,为何有如此多的尸体?”

  “这得从百年前,我师父还在的时候说起了。”

  回程途中,老者娓娓向我们讲述了百年前,下门的风俗文化。

  那时候,内陆正值军阀割据混战,有不少为了躲避战乱的世家,躲藏到临海半岛下门,做起了海上贸易。

  有人下海,自然少不了船翻人亡,那时老者的师父便定居在此,并收下作为孤儿的老者作为徒弟,赐道号江城子。

  定居在下门的第一批居民,将大海视为图腾,终生供奉海神,死后通常都是海葬。

  江城子年轻的时候,还有不少打渔为生的大户,聘请他打捞尸体,日子也还算过得去。

  后来,这里的科技越来越发达,都是上百万吨的货轮,且几乎没有海上事故。

  无奈之下,江城子这才将主意打在那些曾经海葬的尸体上,勉强维持生计。

  不过,做这一行也有规矩。无论是碰见怎样的宝贝,每次都只能从尸体上取走一件。

  正因为一直循规守矩,江城子如今七十五岁高龄,仍然精神饱满,没有丝毫阴颓之势。

  江城子说过来龙去脉后,船只已经停在了附近的岸边。

  我和慕容长青,这会儿都虚弱得厉害。在江城子的邀请下,到他的住处暂作歇息。

  离罗刹海的海岸线,不足五公里的一处高岗处,修建着一处简易竹楼。

  江城子烹了两条鱼,几只贝,又蒸了些糙米饭,在极度疲惫的情况下,这简单的饭食,无异于山珍海味。

  吃饱喝足,江城子端来两杯茶水,“两位喝完茶就走吧,罗刹海地域波谲云诡,你们以后都不要再去了。”

  我并未接过茶水,而是沉声说道:“你师徒两代人,都在此地以捕捞尸体为生。我能否拜托你,在罗刹海尽头,替我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