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五章:游侠列传不起眼之人--韩孺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死不休了。”韩说拍拍手,笑了,“汝刚才也说了,失职渎职,乃为官大罪。汝带人闹事,吾不平叛,事后必然会被追责。吾为何要帮汝?”

  “就凭濮阳县令等人重现河伯娶亲之闹剧;就凭令尊韩孺,以侠义著称,与梁地韩无辟、阳翟薛兄、符离人王孟并列。”司匡目光炯炯,注视着郡尉,抬头挺胸,语调高昂,“阁下若不想让令尊蒙羞,就帮这个小忙。我知韩公碍于当地情面,无法亲自处理。这些事,鄙人愿亲自出手解决。”

  融合了《史记》之后,司匡发现了一个名字,一个堪称韩说弱点的名字,一个足以让之动摇的名字——韩孺。

  不出所料,韩说听完这一席话,直接沉默了。

  自兄长韩嫣死后,韩孺可以说是他唯一的软肋。

  曾祖父韩王信背叛汉王朝,投降匈奴,让家族蒙羞。

  大父韩颓当虽然引兵归来,被封为列侯,但家族污点,早就在大汉,尤其是关中百姓心中根深蒂固,无法拔除。

  因此,为了洗去污名,大父带领士兵,参与七国之乱,协助周亚夫阻击吴楚之兵后食道。

  一次军功,只能令朝堂刮目相看,并不能改变百姓心中的看法,因此,父亲韩孺也开始努力。

  其从事游侠之事,在关中地区行侠仗义数十载,被百姓铭记在心。

  河南剧孟、河内郭解、关内韩孺、梁韩无辟……

  如今,司匡把这件事上升到行侠仗义的高度……这让韩说,握紧拳头,犹豫了。

  父亲侠义之名,绝不能丧失在自己手中。

  他抬头,眸子闪烁着精光,身躯微微颤抖,呼吸明显加快,“企图以暴制暴,报仇雪恨,汝为侠客?”

  “算是吧。”司匡应了一声,点了点头。

  “自古以来,杀官之侠,下场皆凄惨。汝可考虑清楚了?”韩说声音发颤,询问道。

  “为濮阳杀几个贪官污吏,为不明不白冤死的百姓报仇,即便身死,也值了。”

  韩说踮起脚,眺望街道上乌央乌央的儒生群,“汝身后的儒生,会允许这么做吗?”

  司匡还未出声,坐在右侧的孔武站了起来,拱手,缓慢且郑重地点头,沉声,“君且放心,儒生既然来了,就已经考虑好后果了。这一点,吾可以保证。”

  韩说望着这个站起来的魁梧之人,皱了皱眉,“君为何有些眼熟,吾侪是不是见过?”

  孔武哈哈一笑,摸了摸后脑勺,“吾早些年在长安居住,君为长安人士,也许在长安有过几面之缘吧。”

  居住于长安?

  韩说面色微变,不由得重视起来。

  早些年,儒生并未发家,长安是道家的地盘,能在那里居住的儒生,除了土著之外,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尤其是刘彻继位后,那群整天扯着子曰、捧书诵读的家伙,地位直线上升。

  眼前之人作为早些年混迹的儒生,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