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百家门生(小说、黄老、儒、墨)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日正午,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虽有阳光照射,但依旧抵不过寒冬十一月的冷风。

  临淄城稷门外

  士卒们身着麻衣、披着风尘仆仆的布甲,持长槊,站于城门两侧。

  他们眼珠子瞪得溜圆,仔仔细细地打量来往的客商,生怕突然出现歹人,在此地惹是生非。

  寒风轻抚,每名士卒都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乃至数个寒颤。

  尽管如此,他们也丝毫不敢松懈。

  稷门不同于其他的门。

  它可是整个临淄城最繁华的城门!

  甚至,它的繁华程度,在济南郡、乃至整个崤山以东,都是数一数二的。

  原因无他,只因它的外面存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第一学府——稷下学宫。

  在太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稷下学宫的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虽然与巅峰时期相比,在此地的学者大幅度减少,文化氛围凋零暗淡,但依然无法改变它在诸子百家心目中的形象。

  大汉已建立百年。

  文化方面,先是黄老一家独大,后又独尊儒术。

  诸子百家之人,或多或少对此地还留有念想。

  他们怀念争鸣时候的狂热。

  他们怀念“不治而议论”的待遇!

  因此,百家之门徒,至今还在稷下学宫附近活跃。

  得益于此,凡是在山东之地往来的达官贵人、商贾游侠,为了沾沾“学问之气”,都会选择从稷门经过。

  他们或望一眼,或者令队伍暂时驻足停留,自己一路小跑,跑到稷下学宫附近,听百家门生互相争辩,一睹不曾相见的百家争鸣场面。

  不过,这都与看守稷门的士卒没有任何干系。

  他们的职责是维持这附近的秩序。

  除非有人闹事,否则,他们只需要把城门看好就可以了。

  到了正午,尤其是冬天,很容易犯困,

  士卒们打着哈欠,无精打采的注视来往之人。

  这时,

  不远处,不知道谁高呼一声,“有一狂生,竟然堵着稷下学宫的门,声称要挑战诸子百家!”

  此言如同滴进沸腾油锅中的水滴。

  “嘭”的一声,把稷门的死寂、沉闷氛围点燃了。

  “哗啦”一声!

  原本赶路累了,在城墙根小憩的官吏、商贾、黎民,还有门口犯困的士卒,忽然来了精神!

  不少百姓听到之后,直接跳了起来。

  他们一个个的,像是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向着稷下学宫的方向,“飞”了出去。

  好位置先到先得!

  这么好的娱乐活动,可不容错过。

  ……

  稷下学宫

  此地建立以后,曾经汇聚了天下人才。

  它几乎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

  它汇集的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稷下先生如孟轲、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申不害、接子、季真、环渊、彭蒙、尹文、田巴、儿说、鲁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