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四章:平匈之策总纲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匡双手交叉,藏于袖口,扭头,眺望下方的人群。

  随后,又凝视良岳,笑容满面。

  深吸一口气。

  利用腹部顶着胸腔,拱手,高呼,“良公,开始吧。”

  陡然。

  良岳面色凝重。

  同样顶着利用腹部上顶胸腔,把身躯挺得笔直,拱手作揖,朗声回应,“请!”

  得到应允。

  司匡转身,从身后拿出来一卷竹简,平铺在地上。

  竹简上面,被写上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其声朗朗,底气十足。

  虽未刻意发音,但全场却能清晰听见。

  “三日前,儒家衡胡将兵家战书送至稷下学里。”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褡裢里面掏出来一块充满褶皱的棕黄色帛书,对着下方众人亮了亮,“兵家良岳,与吾约战,内容有二。”

  “一问我大汉,应如何驱逐匈奴!”

  “二问我大汉,为何无可驱逐匈奴之良将!”

  随着司匡重复问题。

  有两个倾听者,眉头紧蹙,抬着笔,忧心忡忡的记录。

  第一个是挑战者良岳。

  在这三天内,他虽然早就把问题思考了一遍又一遍,但是,心里还是没有底。

  自从回到稷下,观看《孙子兵法》前半部分的内容之后,他就对司匡格外忌惮。

  作为兵家传人,他几乎借阅了大汉尚存的所有兵书,就连《素书》,也研究得透彻无比。

  良岳原本以为,在军事理论方面,整个大汉,能够碾压自己的人,凤毛麟角,理论方面,纸上谈兵无敌。

  然而,却不曾想,竟然有人拿出来了理论更加深刻的兵书。

  虽然只有半部,但窥一斑而知全豹。

  其中蕴含的理论,哪怕是《素书》,也不能及!

  他深知,眼前这位,已经战胜三家。

  这场比试,必须拿出全力!

  否则,必输!

  笔落惊风雨。

  一条又一条可能出现的情况,被良岳率先写到竹简上。

  数种念头,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与之相同。

  高台下方。

  卫青的行为,如出一辙。

  也抬起笔,用漆黑的墨汁,在布帛上撰写文字,记录这场比试的内容。

  兵家挑战司匡,虽然是以良岳之名,但是实际策划者,是他这位大汉侍中!

  听闻司匡有战胜诸子百家之能,他脑海中破天荒地涌现了这个想法。

  刘彻要求把人带回去。

  用什么方法,值得考究。

  他思来想去,决出一个决定:不如主动出击,让这块真金,自动散发金光!

  只要司匡有能力,他就可以直接进行举荐入朝!

  三年前,黄河决口,发生天灾。

  按照从孝文皇帝传下来的祖宗之法,天灾之后,皇帝应该纳天下言,即,让人举“贤良方正”。

  这科不像元光元年的举“孝廉”似的,约束很多,只能地方郡国进行举荐。

  “贤良方正”科的举主很广泛:诸王侯、三公、将军、中二千石、州牧、郡守等,都可以做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