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四章 渔国_夜不语诡异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所以,“蜀”、“羌”参加伐纣,很明显不是以国家的名义出现的,又怎么能叫“倾精锐”呢?

  当然,现在的历史学界也有引用《四川通史》说‘周师伐鱼凫氏之国,克蜀’的。与前者不同,三星堆一战的主角当然不是鱼凫王与杜宇。《逸周书》有新荒命伐蜀的记载。说五天之内,伐蜀的将帅班师凯旋。不说西周镐京,东周洛阳,是从周朝的边境出发,五天也走不到蜀国的三星堆或今彭县的湔山、更不说还要打仗,还要班师了。这显然不是成都平原的“蜀”。

  问题是,杜宇能不到一个月,来到“三星堆城”下吗,杜宇从朱提渡长江,沿岷江而,一路要遇各濮族小国的狙击,在江原还有“完婚”的大事。征服了这些濮族小国,还要教他们务农,取得信任才能联军伐鱼凫。一个月不行,五个月也不成。即使是“艺术虚构”,也还有不少漏洞。”

  杨俊飞听得皱了皱眉头,稍微摇头道“关于这些我也调查过。你的意思是,鱼凫氏的“仙去”,与杜宇无关,应该是被土著人赶走的?这点我赞成,最近稍微看了看《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边有一些线索。

  从岷山而下的蜀族,为了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与当地的土著,主要是濮人,是会不断地发生战争的。其情况与十六七世纪欧洲人征服南北美洲差不多。他们来了又被赶走,赶走后又来。所以,从蚕丛国破开始以至柏灌、鱼凫。史书说‘此三代,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

  鱼凫氏在湔江立住脚,一定会侵略周围的土著,也必然遇到土著人的坚决反抗。他们虽然土著人先进,但是正如《蜀王本纪》所指出的“时蜀民稀少”,他们人数不多,在成都平原,多数是土著人。于是,他们又一次被赶走

  但是,这次被赶走,不是躲回彭州北端的深山再伺机复出,而是被彻底破国。让其子民顺着岷江河谷往南流浪,必定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我觉得,所谓的‘仙去’,不过是‘赶走’这个词语较书面好听的说法罢了。”

  “不对不对,你还没了解我话里深沉次的精髓!”我摆了摆手,不屑的接过话桩“公元前1026年冬,即周五十二年,太公姜尚,派使节人蜀。联络蜀王鱼凫氏,会同西南巴濮各部伐纣。国内空虚的时候,居然被彝濮等小国灭掉了。亡了国的蜀人,沿着岷江南下。温江、犍为、泸州,以至川东等地.都有他们的足迹。也有北想回茂汶故地的。所以古灌县也有蜀人的身影。按说,蜀国既加盟伐纣,《牧誓》,蜀应该在‘我友邦家君、御事’以内,但誓词讲的都是‘蜀人’。那么,鱼凫王朝的覆灭,当在牧野誓师之前。

  鱼凫王朝在蜀失国了,参战的武士,继续参加伐商的战斗,他们在战争立了功,其首领封为伯。因为他们都是战士。所以,在鱼凫氏的鱼字旁,特别加了一个“弓”字。并在渭水之南,清姜河西岸的地方,为他们建立了一个国家渔国。”

  AA2705221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