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章 【思】_诈欺猎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西在箱子里,谜面即是谜底。”

  这句意味不明的话,就是信中的全部线索。

  从字面上去理解,倒也简单:蓝思琳所说的“下一封信”就放在某个箱子里,只要找到了那个箱子,拿到那个“东西”,这个谜题就算是解开了。

  但是仔细想去,其中还是存在着许多可疑的地方。

  第一个问题是:“东西”指的是什么?

  尽管蓝思琳已经说明要找的是“下一封信”,但这所谓的“信”有极大的概率并非传统意义上用纸张封装好的信件,因为蓝思琳通过方常交给他的第一封“信”就不是这种类型的。

  那只是一张随便撕下来的,一本童话故事书的末页。

  想到这里,李维寅眼睛一亮。

  “谜面即是谜底”。这句话模棱两可,无法确定其真正的含义,但套用到目前的状况上,似乎也可以说明某些状况。

  谜面,既可以是指“东西在箱子里”这句话,也可以是指“第一封信”,也就是这张纸本身。

  李维寅不相信蓝思琳将《锡人》最后一页撕下来留给自己,是因为手头上没有草稿纸方才随意而为之。

  因为这本书是他让那个女孩特意带过来的。而且他分明地看见了,蓝思琳还没来得及触碰那本书,女孩就将其交到了旁边的那名教官手上。

  这就意味着两种可能性。

  一种,是蓝思琳早有准备,早就在进入亢龙书院之前将这本书的末页撕了下来,随身携带,以便在适当的时机将其作为“第一封信”交给自己。

  而至于第二种……蓝思琳通过不为人知的手段,拿回了那本书,并将这一页撕了下来。

  仔细思考过后,李维寅很快便排除了第一种可能性。因为每个学生在进入亢龙书院之前都会被关七天的禁闭,蓝思琳也不意外。

  而每个学生在被关禁闭室之前,都会经历一次极不人道的搜身,女生甚至要被迫脱下胸罩,为的就是不让学生把任何一件私人物品带进烦闷室。

  亢龙书院害怕摊上责任,如果学生的身上藏有什么私人物品的话,有可能会用来自杀。

  也就是说,当学生从烦闷室出来的那一刻,是不可能拥有任何私人物品的。

  排除了这个可能性之后,答案已经非常明显了。

  蓝思琳确实成功地将那本书拿了回来,至于他的手法,无人知晓。

  李维寅的思维再次陷入了死局。

  饭堂铃响,午饭时间结束。他恍然回过神来,盖上饭盒盖子,起身便走,汇入离开食堂的破零班人流之中。

  他感到莫名的烦躁。

  自己竟然在不经意间思考了那么多关于那道谜题的事。

  他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他不在意自己在书院的生活,也不在意自己的未来,对蓝思琳的调查充其量也只能算上一种自我保护式的好奇。

  但蓝思琳却好像洞察了这一点。

  他利用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