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四十八章 富而不强_迷踪谍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侃而谈。

  什么美国虽然进入经济萧条期,但其国内工业能力强大,很快就能摆脱,重新振作云云。

  宋子文心里连声称奇。

  一个特务,居然对美国的经济如此了解?

  “而反观我国这几年,则正在进入一个黄金期。”孟绍原话锋一转:“在这几年之中,我国工业成长率平均高达9,创下第一次经济奇迹。

  同时交通事业的发展尤为蓬勃,除电讯邮政快速成长外,铁路修建达2万余公里,公路增开了8万多公里,民航空运在这十年间开辟了12条航线,长1万5千多公里。

  再来看重教育。在这段时间里,政府从扫除文盲的识字运动做起,到中央研究院成立,教育体制终于搭成了一个完整的建构。为了迎头赶上西方列强……”

  这个特务不得了。

  这是此时宋子文在心里想的。

  对中美两国的经济了如指掌啊。

  “可是,有利也有弊。”孟绍原缓缓说道:“从繁荣角度来看,偌大的中国仅有东南沿海地区达到了经济繁荣的标准。以钢产量来说,这十年的钢产量还不如洋务运动时期的总量……”

  “绍原啊。”宋子文开口问道:“这些,你都是从哪知道的?”

  “无它,绍原平时空闲下来,喜欢看些这方面的东西。”孟绍原一句话敷衍带过:“眼下我国,有四个字可以形容,富而不强!”

  “富而不强!”

  宋子文喃喃念着这四个字。

  孟绍原决定再冒一次险:“绍原以为,如果中日一旦开战,日本进攻重点,必然从华北转移到华东。其本意就是要摧毁黄金十年发展起来的中国国民经济基础,让中国丧失战争能力……”

  “一派胡言。”宋子文面色一沉:“中日乃是友邦,目前虽然偶有摩擦,但战争岂是你能够说的?”

  孟绍原也不担心,宋子文可是个坚定的抗战派啊:

  “宋先生,绍原大胆。宋先生若认为中日间不会爆发战争,那组建精锐之税警总团是为何意?

  一二八,税警总团浴血奋战,二团二营官兵几乎部壮烈牺牲。

  淞沪协定签订后,宋先生为应付华北突发事变,与陇海铁路局局长钱宗泽秘密商妥,备足0多列车,集中于海州,把税警总团一部运到郑州,准备开赴北平。可惜,此事被河南省主席刘峙发觉,打电话告知委员长,这才作罢。”

  “够了,绍原。”

  宋子文打断了他的话:“有些话,憋在心里不要说,打死也不要说。”

  “是的,绍原知道错了。”

  “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宋子文苦笑一声:“绍原,来帮我吧,戴雨农那边,我给他打个招呼。”

  他现在身边最缺的就是这样的人才,又懂英文,又懂经济,还懂军事。

  还是算了吧。

  孟绍原太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经济方面的高见,完是照本宣读而已:“谢谢宋先生的好意,只是绍原在力行社,似乎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些。宋先生将来对绍原有什么驱使,绝不敢推辞,尽心竭力,以报答宋先生的赏识而已。”

  宋子文其实也知道,像孟绍原这样的人才,戴笠是绝对不会放人的,当时也不勉强:“你救了小唐,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

  “武器。”

  孟绍原想都不想就说道:“我目前正在组建秘密行动组,所有经费武器都由我自己想办法,绍原已经派人去上海采购了,不过……”

  “我知道了。”宋子文点了点头:“我帮你找八国银行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弄一批武器给你。”

  “谢谢宋先生,绍原没齿不忘!”

  孟绍原大喜站起身说道。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